中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接待我的是位本家女老师,她态度亲切又专业。我把自己在8月份精心整理的《陈应榑烈士的事迹》(连载共八集)重新梳理后发给了她,期待能得到反馈和建议。
本家老师十分认真地审阅了我发过去的文章。没过多久,她就提出了需要补充三类实证材料的要求。其一,是陈应榑本人的画像、手迹等,这些能够直观展现烈士的实证,为研究提供更鲜活的资料;其二,是《槐园陈氏总谱•寿房家谱》宗谱文献相关部分的照片,宗谱往往记载着家族的传承和重要人物信息,对于了解陈应榑的家族背景和可能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其三,是我大娘舅陈景惠《香山铁人传》自传手抄本相关章节原文照片,内容可能是与陈应榑相关的重要文献,其中的原文或许包含着关于他革命活动等关键信息。
我当即提供了手头现有的2018年续修版《槐园陈氏总谱•寿房家谱》关键页面的影像。针对《香山铁人传》自传手抄本,我马上联系了表弟,他非常热心,积极配合我送过来这份珍贵的手抄本,并完成了拍照,随后我第一时间将这些照片发送给了本家老师。
本家老师经过初步的仔细研判后提出,由于陈应榑尚未被官方认定为烈士,目前在现有的史料中,除了《香山铁人传》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直接记载他革命活动的文献证据。现有的这些材料还太单薄,很难支撑起对陈应榑烈士事迹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认定,所以亟待去挖掘更多的线索。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陈应榑烈士的事迹,我们经过共同研讨,拟定了一条多维度的调研路径规划,确定了先从三个方向深化调查。首先是家族溯源,我深知家族中的长辈和亲属可能掌握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于是我当即联系了陈应榑二外太公的孙辈文高舅舅,询问他们是否能提供烈士遗物、照片以及生平细节。我还特别拜托他们向于宅村的老人打听一下,看看他们对陈应榑烈士事件是否还存有记忆,这些老人的记忆可能是珍贵的历史碎片。其次,是红色场馆,前洪红色记忆陈列馆是否有与陈应榑相关的革命历史资料,实地考察那里或许能有新的发现。最后,是档案发掘,1930年代国民党义乌旧政权档案及宣传刊物可能记录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与陈应榑相关的事件,如果条件许可,调取这些档案也许能找到关键线索。
为了推进这些调查工作,我及时向母亲、小娘舅重新询问有关陈应榑二外太公的情况。把我了解到的情况都一一汇报给了本家老师,以便她能根据最新的信息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让我们的调查工作能更加顺利地开展下去。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赵安平 浙江义乌人,书法研究生,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会员,上海革命故事讲述团成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