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起玩具。 很多妈妈是说不尽的苦。 因为很多家里玩具不是按件数来算的。 而是按照一堆一堆的算。 哪个孩子不喜欢玩具呢? 所以从孩子出生开始,甚至在孩子没出生前,爸妈就走上了买玩具的路。 积木、摇铃、拼图、男孩的各种车车,女孩的各种娃娃。 这些玩具或多或少会让孩子开心好一阵。 但你会发现,这样的玩具多了,孩子极其容易厌烦。 所以过段时间又会找你买新的玩具。 而且喜欢损坏、抛弃。 得来太容易的东西,不会懂得去珍惜。 因为孩子没有跟这些玩具建立感情。 它们没有温度。
2
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贵的玩具有两样。 一样是大自然。 比如飘逸可爱的蒲公英种子、毛茸茸的狗尾巴草、小小的苔藓、光滑的石头、各种树木的种子、草丛里的小虫…… 都是适合孩子们的玩具。 而且它们有着生命共有的温度。 孩子从大自然里所获的快乐和感觉,是任何人造玩具都无法替代的。 我常常会跟妈妈们说,多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看看。 不要把孩子紧紧地裹在怀里,更不要怕孩子摔着而锁在家中。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起去听听风飕飕划过树叶的声音,听听鸟儿的声音。 让孩子的小手抓握一根小树枝,或者让他们去摸摸树皮。 他们会从这里认识到这个世界。 就在他们手指接触的瞬间,世界与他联结在了一起。 当孩子大一点。 可以教会孩子去采集、创造。 孩子能自己制作有温度的玩具和手作作品。 “温度”这个词用在这里,让我们能明白更多。 因为有温度的玩具,绝不是电子设备能创造的。 也不是塑料或者金属所具备的。 而是孩子自己的手在木头上摩擦的温度。 或者是孩子敲击两块石头,迸发出火花的温度。 这些孩子亲手感受到的东西,带着温度,变成了最宝贵的玩具。
儿子曾在乡下生活了近两年。 那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就是一个野孩子。 夏天,他穿着短裤,戴着草帽,挑着鱼竿,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有时清晨拿着剪刀给屋前的绿植剪枝,上面还沾着露珠。 他会把野蜂窝或者路边的红色浆果,当作自己的玩具。
如今想起,这些都是多么宝贵的经历和记忆呀! 那时我还有些许的担忧,很多城里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学了。 他这样会不会融入不进幼儿园呢? 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 因为孩子在大自然中,会变得更专注。 而且小手也不断得到锻炼。 他的专注力和手指的灵活度都非常棒。 所以他直接进入中班,也不逊色于班上的孩子。 老师觉得他不像没上过学的孩子。 我内心知道,他其实一直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学习。
3
还有一样最贵的玩具就是爸爸妈妈。 父母的陪伴会跟孩子有更多的肢体接触,孩子会抓父母的手指,感受父母的爱。 当父母抱着自己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安全和温暖。 孩子在抚摸父母的脸颊和双手时也会很柔和。 特别是爸爸,天生拥有超强的玩具性能。 爸爸力气大、皮粗肉厚、耐玩性高。 比如在外边玩耍,孩子是喜欢跳、跑、爬这些大幅度运动的。 妈妈们总是不如爸爸那么方便。 而有时在家里。 儿子常常会问我:爸爸,你今天要不要锻炼一下身体? 这样问就是想跟我玩打架游戏。 这样的打闹,不仅仅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协调。 还能在打闹着通过喊叫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和集聚的负能量。 当你不知道怎么玩的时候,请让孩子带你去玩。 你只要放下自己那高高在上的权威面孔,像个孩子一样,做好他们的玩伴。
4
当孩子从小缺乏这两个宝贵的玩具。 那亲子关系很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很多孩子会沉溺于手机游戏。 因为只要wifi加一部手机,不要去网吧也能啥都玩。 上次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 在酒席现场,有两个10多岁的男孩。 一直坐在角落里玩游戏。 孩子妈妈去叫了几遍,还是无动于衷。 最后爸爸过去把手机抢了。 当时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对着父亲怒目而视。 然后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应该是对孩子不放心,妈妈又赶紧追了出去。 因为孩子沉溺手机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情况太多了。 但这又是谁造成的呢? 还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里。 一位妈妈抱着1岁多的孩子坐在广场的椅子上。 孩子不哭不闹挺乖的。 但妈妈还是拿出手机给孩子看,上面放着一群孩子跳舞的视频。 声音开得很大,孩子被手机牢牢地吸引住了。 而就在孩子的身后,有一片很大的草地。 旁边种着各式各样的花,正开得灿烂。 而广场上还有一些小宝宝在跑着、蹦蹦跳跳地追赶蝴蝶。 可是这些美好而有趣的东西,孩子都错过了。 就因为妈妈觉得他小? 还是怕摔了幼小的他?
当2岁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孩子不听话,总是要抢手机玩的时候。 我起初觉得诧异,一个两岁的孩子怎么会对手机着魔? 但你仔细一想就会觉得孩子很委屈。 因为他们来到世上,天性是亲近大自然的。 对一两岁的孩子来说,去抓一把草,在手掌里搓搓搓,总比看着大人的手机要好玩。 但父母曾经费尽心思,让孩子觉得手机好玩。 特别是孩子哭闹的时候,马上拿手机来哄。 手机堪称是哄娃神器,屡试不爽。 当孩子喜欢上这个玩具的时候,你又觉得不好,强行禁止。 最后孩子又开始哭闹,你不得不给。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使用和拉锯战中。 孩子最终被手机俘虏了,而你也爱上了手机帮你带娃换来的清闲。 请不要想着让手机来取悦孩子、陪伴孩子。 一定要从小让孩子明白手机的功能:是通话交流工具而非游戏机。 让孩子学会管理手机,而不是被手机给控制。 有妈妈说,孩子要在手机上学习,难道要禁止孩子学习吗? 诚然,我们不可能让孩子跟网络绝缘,因为这是时代的潮流。 只是科技再发达,就算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还是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这是再高端的科技产品也难以替代的。 所以,不要等到孩子大了的时候说要戒除网瘾。 不如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有温度的玩具和陪伴。 让他的内心装着真实的大自然。 当孩子有了现实世界的快乐感觉,他还会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么? 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最不缺的是欲望和冷漠。 最缺的却是温暖的人心和爱的充盈。 愿你能给孩子一颗温暖而快乐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