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胆固醇影响大吗?
一般说来,70公斤的健康成年人,体内含有胆固醇的量大概有140g,每天大约需要更新1g左右的胆固醇。而这1克胆固醇,其中70-80%由自身合成,20%-30%由食物吸收而来。满打满算,人类每天经过食物摄取200mg-300mg胆固醇就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现代饮食方式,的确是让我们每天吃进体内的胆固醇超标了,这是很常见的一个导致胆固醇升高的原因。
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那么,食物中的胆固醇到底会对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应该如何注意胆固醇的摄入量?是不是含有胆固醇比较高的鸡蛋就不能吃了?读懂这些问题,大家跟我往下看:
一、胆固醇和饮食,以前的认识
长期以来,一提到胆固醇,稍微有一些医学知识的人就知道,胆固醇如果升高了,容易导致动脉发生粥样斑块,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发生心梗、脑梗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所以,胆固醇在各种医学科普中都会被描述成一个坏人形象,因为它高了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一点应该说问题不大,没什么原则性错误。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所以很多人也会先入为主地想到,食物中的胆固醇我们要特别注意控制,因为高胆固醇饮食,可以让我们身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明显升高,进而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率,那我们就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不就行了吗。于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就有了“每天吃鸡蛋不超过1个”的说法,因为鸡蛋的蛋黄中富含胆固醇,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少吃这些食物,胆固醇就能降下来。即使是医学和营养学发达的美国,从1977年-2015年,也一直在建议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要超过300mg,这背后的原因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