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22-11-17 16:32:09
公交车结那些公五员坐
陈丰兴
发表于 2022-11-17 20:02:42
脚踏车:lol:lol:lol
清风阵阵
发表于 2022-11-18 05:16:23
想买个便宜的摩托车代步了,越来越不喜欢开车了,以后弄个一两万的摩托车代步算了:lol:lol:lol
农村更新
发表于 2022-11-18 06:23:03
电瓶车的缺点冬天很费电,续航里程会变短
大水管
发表于 2022-11-19 18:53:46
车是你的,但是电池是我的!”浙江杭州,一男子花了115000元买了一辆电动汽车,不料,才开了三个月,电车就无法充电了,而原因竟然是厂家通过远程控制,让这辆电车无法充电。至于厂家为什么会这么做,对方的解释让男子无法接受。
王先生在杭州开网约车,今年7月份的时候,他花了115000元买了一辆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可是,就在前两天,他的车子突然充不了电了,这可把王先生急坏了。
王先生说,当时他的第 一反应是以为自己的充电桩坏了,随后,他找了四五个充电桩,但没想到,都充不进去电。后来,他以为可能是车的充电口坏了,于是,他便联系当时的销售人员,不料,对方的一句话把王先生整懵了!
销售人员告诉他,车子之所以充不了电,是因为电池厂家通过远程控制对充电系统上了锁,如果想要继续使用,那么需要签一份《电池使用租赁协议》,每个月800元。
虽然现在很多网约车采用都是“车电分离”,电池租用的销售模式,但是王先生表示,自己买的这辆电动汽车不属于这类情况。
王先生说,当时他买这辆车的时候,特意跟公司签了一份《声明》,确认了是购买了这块电池,也就是说,王先生买车的时候,整车车架,包括电池都是归他所有。
现在王先生觉得很纳闷的是,电池的归属权本身就归他自己所有,那么自己的电池,为什么每个月还要交租金呢,这也太不合理了。
可是电池厂家那边依然将王先生的电车电池上锁,已经影响到他的生活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先生请求媒体帮忙。
记者陪同王先生一起来到了当初销售的那家服务公司,现场,王先生拿出来自己的购车协议,并且出示了《声明》的照片,声明上有公司的公章,明确注明了,“电池归购车人所有”。
没想到这家服务公司的负责人,转身就要离开,并且试图将王先生的购车合同准备拿走。后来,王先生将自己的购车合同拿了回来,但是现场发生了争执,公司负责人情绪特别激动。
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那份电池归王先生所有的“声明”,他并不认可,因为他并不知情,属于员工的个人行为。
同时对方还表示,一开始就已经告诉王先生115000元的车价,不包含电池,需要另外再签一份租电协议,但是王先生一直没有签。
不过王先生表示,当时买车的时候,对方提过租电协议,但是对于电池的使用表示可租可买,他选择的是购买的。
而当初跟王先生签订声明的销售人员也在现场,她表示,那份包含电池的《声明》属于她个人行为,跟公司没有关系。
目前,王先生通过走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此事,有的网友说,“电池厂家远程就能锁车,王先生自己的车都不能自己做主,那还是自己花钱买的车吗?”
还有的网友说,“销售人员说那份声明仅代表个人行为,不属于公司,可是盖的是公司的公章啊,怎么能说跟公司没有关系呢。”
根据《民法典》第 162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方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既然公司已经出具了相关协议,并且这份协议也证明115000元包含了车价、电池,那么对公司是具有约束力的,买车时跟公司发生的交易,个人只是一个职务行为,或者是表见代理行为。也就是说,购车人维 权的对象依然是公司。
根据《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既然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也有公司的公章,那么这家销售服务公司还是要有契约精神。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在购买电动汽车时候,一定要询问清楚,是否是“车电分离”,涉及到合同协议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逐条阅读。
不管是购买整车还是选择租赁电池,根据自己的所在城市充电配置,以及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购买,总之,多比较,并且做到心中有数。
您说呢?
大水管
发表于 2022-11-19 18:56:19
车是你的,但是电池是我的!”浙江杭州,一男子花了115000元买了一辆电动汽车,不料,才开了三个月,电车就无法充电了,而原因竟然是厂家通过远程控制,让这辆电车无法充电。至于厂家为什么会这么做,对方的解释让男子无法接受。
王先生在杭州开网约车,今年7月份的时候,他花了115000元买了一辆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可是,就在前两天,他的车子突然充不了电了,这可把王先生急坏了。
王先生说,当时他的第 一反应是以为自己的充电桩坏了,随后,他找了四五个充电桩,但没想到,都充不进去电。后来,他以为可能是车的充电口坏了,于是,他便联系当时的销售人员,不料,对方的一句话把王先生整懵了!
销售人员告诉他,车子之所以充不了电,是因为电池厂家通过远程控制对充电系统上了锁,如果想要继续使用,那么需要签一份《电池使用租赁协议》,每个月800元。
虽然现在很多网约车采用都是“车电分离”,电池租用的销售模式,但是王先生表示,自己买的这辆电动汽车不属于这类情况。
王先生说,当时他买这辆车的时候,特意跟公司签了一份《声明》,确认了是购买了这块电池,也就是说,王先生买车的时候,整车车架,包括电池都是归他所有。
现在王先生觉得很纳闷的是,电池的归属权本身就归他自己所有,那么自己的电池,为什么每个月还要交租金呢,这也太不合理了。
可是电池厂家那边依然将王先生的电车电池上锁,已经影响到他的生活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先生请求媒体帮忙。
记者陪同王先生一起来到了当初销售的那家服务公司,现场,王先生拿出来自己的购车协议,并且出示了《声明》的照片,声明上有公司的公章,明确注明了,“电池归购车人所有”。
没想到这家服务公司的负责人,转身就要离开,并且试图将王先生的购车合同准备拿走。后来,王先生将自己的购车合同拿了回来,但是现场发生了争执,公司负责人情绪特别激动。
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那份电池归王先生所有的“声明”,他并不认可,因为他并不知情,属于员工的个人行为。
同时对方还表示,一开始就已经告诉王先生115000元的车价,不包含电池,需要另外再签一份租电协议,但是王先生一直没有签。
不过王先生表示,当时买车的时候,对方提过租电协议,但是对于电池的使用表示可租可买,他选择的是购买的。
而当初跟王先生签订声明的销售人员也在现场,她表示,那份包含电池的《声明》属于她个人行为,跟公司没有关系。
目前,王先生通过走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此事,有的网友说,“电池厂家远程就能锁车,王先生自己的车都不能自己做主,那还是自己花钱买的车吗?”
还有的网友说,“销售人员说那份声明仅代表个人行为,不属于公司,可是盖的是公司的公章啊,怎么能说跟公司没有关系呢。”
根据《民法典》第 162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方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既然公司已经出具了相关协议,并且这份协议也证明115000元包含了车价、电池,那么对公司是具有约束力的,买车时跟公司发生的交易,个人只是一个职务行为,或者是表见代理行为。也就是说,购车人维 权的对象依然是公司。
根据《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既然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也有公司的公章,那么这家销售服务公司还是要有契约精神。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在购买电动汽车时候,一定要询问清楚,是否是“车电分离”,涉及到合同协议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逐条阅读。
不管是购买整车还是选择租赁电池,根据自己的所在城市充电配置,以及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购买,总之,多比较,并且做到心中有数。
您说呢?
看看这就是电车的结果。如果,买了电车给厂家或某人或某组织控制了,电车就开不了了。
1586892833
发表于 2022-11-19 22:44:56
电车是国防的瓶颈
飞龙在天11
发表于 2022-11-19 23:04:45
刚刚搞了辆蔚来:lol
zz53zz
发表于 2022-11-21 11:30:56
电瓶车好
海阔天空z
发表于 2022-11-21 11:57:37
我要选摩托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