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呐喊 发表于 2024-6-7 11:02:41

【孝义苏溪】交通安全领域的领头雁——胡根水







    【孝义苏溪】交通安全领域的领头雁——胡根水

苏溪镇



编者按
    义乌县志记载:“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颜乌侍亲极孝,父亲死后,他悲痛难当,赤手刨土筑坟葬父,感天动地,引来乌鸦群衔土相助。两千多年来,颜乌后裔就聚居在颜村和颜坞村一带,苏溪镇也被称为“孝义故里”。为弘扬孝义文化,践行孝义精神,苏溪镇推出“孝义苏溪”系列孝义故事。本期推出第三十四篇。



   人们常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在孝义故里的苏溪镇,就有一位交通安全领域状元级的领头雁——胡宅村的胡根水(1931—2011)师傅,虽然已在2011年驾鹤西去,但他保家卫国入朝参战、杭钢建设勇当尖兵、为家乡发展竭尽全力、奉献交通不图回报的故事,依然在汽车驾驶员群体广为流传。


抗美援朝出色完成各项艰巨任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一直烧到了祖国的大门口鸭绿江边。当年义乌市就有2000多名热血青年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投身到艰难困苦、枪林弹雨的抗美援朝战争,苏溪镇胡宅村的胡根水就是其中之一。


    1951年3月26日,胡根水被批准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工程兵17团机械连4排。工程兵部队的任务,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朝鲜战场搭桥,非同一般,不仅要战胜自然的影响,关键的是还要避开敌机的轰炸。


    次年某日,胡根水所在的机械连奉命进驻到大同江中线的仿华里,要冒着严寒在三四十米宽,2米多深的水中架设一座水下便桥。


   水下便桥共有十几个桥墩,每个桥墩都是用8根六七米长的圆木折叠成菱形,一层层地用“蚂蝗钳”扣牢重叠上来,尔后再在菱形孔内扔满石块。


   胡根水生前回忆说:“当时,我是‘开火锯’的,把松木锯断并劈成木料。劈好木料后,用‘蚂蝗钳’扣成菱形的桥墩木笼,推入水中。其他战友负责桥墩和桥面的架设。架桥工作全部在水中进行,当时人人冻得牙齿咯咯发响,为了前方的胜利,战友们发扬不怕累不怕冷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用最短的时间,如期完成了水下便桥架设的任务。”


    其实,胡根水在入伍前是个“看牛”小长工。不过他有幸在浙江贫儿院读过几年书。在朝鲜战场,部队首长发现胡根水不仅有文化,并且英勇顽强,是个难得的人才。根据战争的需要,当时我军亟须培养一批会开机器的操作手。于是,部队首长让胡根水等一批战友回国,用40天时间在松花江上学习摇橹、撑船、驾驶操舟机、支撑橡皮舟下水上岸等技能。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斗打响,前方急需增援。战斗打响后,上级命令胡根水所在的操舟机排,在大同江仿华里上游2.5公里处执行紧急运兵任务——用操舟机在2小时内运送800多名志愿军过江。


    胡根水驾驶的操舟机以最快的速度,运送1个班的兵员过江。经过全排12台操舟机10几个来回奔波,800多兵员过江仅用了1个多小时。事后了解到,胡根水所在排运送过江的这支部队是38军的一个营,他们是赶赴上甘岭战场的。


   战争是残酷的,胡根水与战友们在朝鲜战场经历了一场场生与死的战斗考验……1954年4月6日,团党委正式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辗转南北服从命令完成各项艰巨任务


   1952年6月的一天,胡根水非常荣幸地被安排回国学习汽车驾驶技术。他和团里其他30多位战友在安东(丹东)参加培训。所学的车辆是老爷车,车辆的发动,每次都得靠手摇完成,有时摇了二三十圈还发动不起。当时的教官非常严厉,3个月的教学中,几乎都不让学员摸方向盘。


   1953年2月,胡根水所在部遵照上级命令,回到了祖国安东。接着,胡根水辗转至增城,在江河中开展操渡、操舟机、架设浮桥等科目的军事训练。这次军训,胡根水因成绩优异,还荣立了一次三等功。


   1953年夏,部队的番号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十七团机械连。该部移师广州鸡金坑挖坑道,次年年初,该部又被调往海南岛藤桥执行国防建设任务。胡根水每天开车拉淡水,为三班倒的建筑工地供水。他在《回忆录》中记载:“海南天热温度高,加上发动机高温的炙烤,汽车驾驶室内常温在40多度,汗水如雨水,经常赤膊开车。人晒得又瘦又黑又难看,如同猴子一样。”


    当年部队要在海南岛二指山砍伐木料,并把木料运下山。运木料的任务落在了胡根水肩上,山腰伐木场到山下刚修建的简易公路有8公里长。


    胡根水生前回忆:“这条简易公路,不但路基不实,并且90°的拐弯就有几十个。我是第一个开这条路的司机,汽车就像压路机,上坡看天空,下坡就像进地狱,方向绝不能打错一把。下坡刹车刹得脚发抖。提心吊胆怕翻车,上下山都是用1档。每开一趟衣服都浸透汗水。”



    当时胡根水驾驶的是一辆苏联嘎斯51,虽车体小巧灵活,但也经不起在非正式公路上折腾。上山,发动机开锅;下山,刹车鼓烧红,造成刹车失灵。装载着木头的汽车下山,即使把刹车踩死,汽车也自动下滑。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胡根水硬是凭着顽强的革命意志和精湛的驾驶技术,每天完成着七八趟的往返运输任务。


   在海南岛,胡根水在运粮时还经历了与群猴激战、上山割白藤被蚂蝗叮咬的遭遇。


   1955年,工程兵十七团成立汽训队,实践经验丰富的胡根水临危受命担任了汽车教练。有自知之明的他认为,这是赶旱鸭子上架。教学中,他带领学员们跑遍了大半个海南岛。


   1956年,胡根水被提升为上士班长。一天,部队首长派他和另外两名战友前往北京、西安接一辆工程车。这一趟任务前后耗时40多天。去时,背着一大包现金,容不得半点马虎;回时,为防工程车遭人破坏,他“车不离人,人不离车”地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任务。


杭钢工作钢铁般的意志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1957年,胡根水原本有望在部队提升为连队副指导员,但因精兵简政未能如愿。1958年2月,他选择了退伍回家。4月份回村后他担任了胡宅大队党支部书记。


    不久,胡根水有幸被招入杭州半山钢铁厂(后更名为杭州钢铁厂,简称“杭钢”)当一名工人。厂人事处让其带40人到浙江省电力技术学校参加电力技术培训学习,3至5年的课程压缩成1年学完。1959年下半年,浙江省电力技术学校结业后,他被分配在动力车间仪表组。


    1960年初,杭钢购置了8辆新汽车,对胡根水而言,正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领导让其参加杭州市地方驾照考试。那次考试共有270人,合格者只有60人。胡根水考了个3级驾驶员的成绩。


   领到驾照后,厂人事处先安排他开厂食堂的买菜车,接着又调他到公路工段开车。


   胡根水生前回忆:“公路工段起家时,只有7辆汽车,五六十个人。接着汽车增加到200多辆汽车,还有吊机和其它机械,人员达到了500多人。由于管理车队的正式干部是外行不懂技术。后来,厂领导就安排刘景山和我以工代干管理整个车队。”


    在杭钢工作期间,胡根水为刚建成的巧溪水库做过贡献。巧溪水库于1959年秋堵口蓄水,并安装了水轮发电机。由于没有高压电线,无法发电供电。苏溪区委派人找到胡根水帮忙,经他协调后,杭钢以支援农村小发电的名义,给义乌调拨了一大车旧高压铝线,胡根水亲自驾驶5吨平板车将其送到家乡,让水库得以成功发电。


   20世纪60年代初,杭州市民烧饭的煤球告急。杭钢领导指示供销处,派胡根水带14辆自卸车加汽修组共21人的车队,进驻长兴在3个月内完成万吨运煤任务。煤从牛头山长广煤矿运到长兴码头,一辆车一天只能跑两趟。牛头山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加之当时还残留着行动猖獗的土匪,万吨运煤任务真的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胡根水采用“早出晚归、抓两头带中间、停人不停车、夜间每车配一杆枪保卫”的方法,使每辆车提高到一天跑四趟的效率,结果仅用一个半月就完成了运煤任务。


   此外,胡根水还带队支援过湖州55钨矿、广东韶关曲江县矿业局建设,并在7天7夜完成浙江省军区的战备物资运送。


   遗憾的是,非常年代胡根水也受到了造反派的迫害,1967年夏,他只得无奈地逃回老家。


    造反派的折腾,使得生产上不去。杭钢多次催汽车大队副书记的胡根水回厂“抓革命,促生产”,已有3个小孩的胡根水带着长女回厂,一人顶仨,一会儿开35吨自卸车,一会儿开7吨半挂车,每天轮换着开7辆汽车,围绕高炉、转炉、电炉和轧钢车间来回奔跑,在非常时期为“促生产”起到了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


   一次,杭钢从武钢调来4个专列的钢坯,把整个半山火车站和杭钢厂区铁路堵得死死的。车站唯一的一台蒸气吊也被困死在铁路上,车皮无法动弹。


    在这十万火急的关键时刻,厂党委把任务压给了汽车大队。汽车大队吊车司机人手少,因开吊车怕累,怕出事故,怕担责,谁也不愿去。“豁出命来也要完成任务!”军人出身的胡根水接任务后,把7台吊车开到现场一字摆开,独自一人开7台吊车,连续奋战7天,两只脚踩刹车和离合器踩得发肿,硬是咬牙卸下了4个专列的钢坯,为半山火车站解堵立下大功。


   在杭钢期间,胡师傅他还参加了杭州武林广场建设和驻杭某部某军事工程建设。


老骥伏枥在家乡交通安全领域发挥领头雁作用


20世纪70年代,胡根水找了个机会调回义乌工作。


   回义乌后,胡根水被义乌县供销合作总社任命为该总社储运站(“义长运”前身)站长兼党支部书记,因其白手起家,连续5年为县供销总社作出杰出贡献,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此外,因其精通交管业务,他还被金华及义乌交通监理部门借用,为金华交通安全管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82年,胡根水光荣退休后又被义乌曙光衬衫厂聘用。


    退休前,胡根水还帮义乌县公路段解决了秦塘西沟桥起吊桥梁和稠(城)大(陈)公路下西陶公路桥梁起吊安装难题。此外,义乌县自来水厂在发展过程中,曾购买了一台16吨的吊车,出现了“有车无人开”的窘境。在拆除义乌造纸厂的最后阶段,遇到了剩下4个8至10吨重的大蒸馏塔无法拆除的难题,胡根水开16吨吊车仅用1天就攻克难题。


    40年前,苏溪镇胡宅与蒋宅间建造“苏溪桥”时,施工单位打算用滑轮起吊工梁,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胡根水见状,立即建议采用吊车较为安全。建议采纳后,他向义乌汽车站借了一台5吨吊车,仅用3天就安全地完成了吊装任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上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义乌的私家车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1985年,义乌县公安局交通队成立;1987年,义乌县公安局交通队与义乌县交通监理所合并为义乌县公安局交通警察队;1989年,义乌县公安局交通警察队升格为义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为有效管理好私家车,使其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并确保交通安全,各地根据上级指示,纷纷成立诸如“运输站”“车队”等名称的私家车联合体。


蒋英富供图

    义北地区的苏溪区,私家车和司机队伍不断壮大,“驾驶员安全片组”应运而生,苏溪区片组在义乌列为第11片组,片组长的重任自然而然地又落在了胡根水的肩上,当时,义乌县(市)片组长都是无偿担任的。由此,他又根据上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教育、统一调度”的指示,会同几位老驾驶员创造条件申办组建“苏溪汽车队”。截至1995年,苏溪安全片组拥有驾驶员667名,各类汽车283辆。


   苏溪安全片组教育管理的特色,就是每月15日晚上,雷打不动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每次活动,胡根水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车管政策,并根据季节、天气等特点,结合自身安全驾驶几十年的经验,对广大司机倾囊相授“雨雪天如何安全行车”“雾天如何确保安全行车”“实习驾驶员怎样开好车”等知识,进而使该片组的驾驶员很少发生重大或特大交通事故。苏溪安全片组的先进事迹,曾被《公安周报》《浙江公安交通报》作了典型报道。


   时任义乌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的王世财评价:“胡根水同志是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锤炼出来的坚强战士。他回义乌后,能克服困难想尽办法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他负责的苏溪安全片组,20年来几乎年年被评为金华市“安全行车 先进集体”;他是义乌交通安全领域的领头雁,为义乌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参考文献:
①2010年义乌商报《为上甘岭战斗架桥运送兵员》②《义乌驾协志》③《苦难人生•胡根水回忆录》


作者: 胡木水
编辑: 刘子琪

弱者的呐喊 发表于 2024-6-7 11:26:15

是义乌交通安全领域的领头雁,为义乌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弱者的呐喊 发表于 2024-6-7 11:26:56

让水库得以成功发电

弱者的呐喊 发表于 2024-6-7 11:55:18

苏溪安全片组的先进事迹,曾被《公安周报》《浙江公安交通报》作了典型报道。

小小富 发表于 2024-6-7 13:20:55

弘扬孝义文化,践行孝义精神

小小富 发表于 2024-6-7 13:22:12

对广大司机倾囊相授

@义乌同年哥 发表于 2024-6-7 15:57:35

下午好

002233 发表于 2024-6-8 12:01:11

一心为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孝义苏溪】交通安全领域的领头雁——胡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