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先生周建桥:“两元店”发家 千家店立业
周建桥(右一)在展厅盘货“货郎先生”展厅这些年,传统实体零售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宏观环境变化、电商持续冲击、消费理念转变等因素都在“推”着实体零售业加快转型。7月下旬,在义乌货郎先生贸易有限公司总部,记者见到了近期全国奔走、忙于布局拓店的“货郎先生”掌门人周建桥。在“货郎先生”的商业版图上,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还在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完成布局;近三年门店平均销售额上涨30%到50%,每年新开门店超100家;计划在美国纽约成立分公司……从“货郎先生”交出的成绩单来看,这家义商企业的转型无疑算是成功的。“两元店”里掘金相比“货郎先生”如今的“高大上”,它的前身——“两元店”显得过于“low”,但却是一代人的记忆。1998年,周建桥从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批发小商品,以每件两元的价格摆摊零售。4年后,他用摆摊赚到的“第一桶金”,开了一家“两元店”。由于生意投入成本不高、资金回笼快,周建桥带动亲朋好友在全省多地开店。到2005年下半年,周建桥的“两元店”开了20多家。“当时的‘两元店、十元店’可以说引领风潮,消费者大多奔着价格低来采购,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复购率也不高。”2008年,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开业,周建桥发现,琳琅满目的商品常常令消费者眼花缭乱,他决定凭自己多年的进货经验,为消费者筛选出最优质的好货。于是,周建桥成立了义乌货郎先生贸易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货郎先生”商标。随后,他每天泡在市场里,筛选质优价廉的小商品,建立供应链体系和产品库,曾经的“两元店”逐渐发展成了一家小商品经营、加盟、配送的综合性贸易公司。采访中,周建桥回忆道,自己高中毕业就与父亲外出“鸡毛换糖”,挑起货担一走就是个把月,有限的箩筐里装满了各种老百姓需求的小商品,“走南闯北的货郎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第一家‘货郎先生’小商品超市开业时,遭遇了投入10倍资金,但营业额还不及‘两元店’一半。即便是这样的窘境,我也很清楚,只要坚持(转型的路)是对的,就一定会见成效。”天不负有心人。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义乌好物集合的“货郎先生”小商品超市受到青睐,周建桥的生意迎来爆发期。选址从社区店、商圈店,一步步开到了全国200多个城市商业综合体。产品库里也是满满当当,有3.5万个单品入库,犹如一个小型的国际商贸城。义乌小商品之所以全球热销,质量好、价格好是永恒的关键词。周建桥说,二十多年来,“货郎先生”迎来了多轮品牌、形象、战略等方面的调整与提升,但不变的是商品的极致性价比。商品追求极致性价比“不好意思,有几个商品价格要调整,我要审批一下。”采访期间,周建桥的手机时不时便会传来钉钉的消息提示音,他将折叠屏手机展开后,记者清楚地看到了一款玻璃杯的调价申请。调价申请中,详细地附有产品市场调研情况,包括原材料、工艺、门店销量、顾客反馈等信息,经多个部门的7位负责人研判后送至周建桥处,建议价格下调为2.9元/个。而另一条申请,则将一款防晒帽的价格上调至12.9元/顶。这样的审批,周建桥每天要认认真真研读数十条。“早期,我们经营的门店是‘货架收租’模式,3块钱的商品,到终端门店则要10块钱,要想从根本上把控产品的成本与品质,织一张大网势在必行。”2012年,周建桥萌生这一想法并付诸实施,“织网行动”就此展开。记者了解到,这张“网”遍布全国3000多家工厂,全是与周建桥合作过的供应商,大家一起抱团发展,建立起商品全流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前端是市场信息收集、产品设计开发,中端是物流运输、货物分拣,末端则是门店运营、商品展陈销售等。这样一来,品质、成本、利润都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消费者就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就像这款不锈钢的锅铲,用的材质、工艺不输任何大牌,但我们只卖9.9元,还有3元的利润。”行走在“货郎先生”品牌展示厅内,周建桥不时指着货架上的商品介绍,售价3.9元,就能买到500根竹制棉签,售价9.9元,就能买到120只加厚垃圾袋……眼下,在“货郎先生”6.5万平方米综合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周建桥还在谋划一个约20万平方米的“升级版”产业园。那么,未来的“货郎担”里还会装点啥?“一个美好生活的共同体。”周建桥说,“货郎先生”的门店扩张是大势所趋,但他坚持直营店与联营店模式,把优质的管理、服务、商品贯彻到底。(来源:义乌商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