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掌柜 发表于 5 天前

9.5万亿资产背后的战略定力 透视中信银行业绩“含金量”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s-app.cnyw.net/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ldquo;总资产超9.5万亿元;营业净收入同比上升3.8%;净利润同比增长2.3%。&rdquo;这组亮眼数据,来自中信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成绩单。</p><p>同时备受关注的,还有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在年报发布会上的精彩观点。3月27日上午,在中信银行总部大楼,方合英携管理层就2024年业绩回答分析师和媒体提问。他表示,2024年,中信银行交出了营收利润&ldquo;双增&rdquo;、存贷量价&ldquo;双优&rdquo;、不良拨备&ldquo;双稳&rdquo;、对公零售客群量&ldquo;双升&rdquo;的成绩单。</p><p>&ldquo;营收增长不是依靠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实现的,而是通过更优的业务结构和更精细的管理来实现的,这增加了营收增长的含金量。&rdquo;方合英娓娓道来,匠心入微,字字珠玑。能够明显感受到,中信银行均衡、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形象愈加清晰。</p><p><strong>营收利润&ldquo;双增</strong><strong>&rdquo;</strong><strong>,息差跑赢大市</strong></p><p>息差下行,营收增速放缓......当一系列行业性趋势摆在各大银行面前时,穿越周期的稳健成为经常被提及的经营要点,是测试银行经营业绩&ldquo;含金量&rdquo;的试金石。</p><p>何为&ldquo;稳&rdquo;?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信银行2024年仍然保持了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在银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普遍放缓,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下降的大环境下,中信银行营业净收入2136.5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85.8亿元,同比增长2.3%。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信银行营收的正增长,使利润增长具有较高的&ldquo;含金量&rdquo;。</p><p>何为&ldquo;健&rdquo;?与同业银行利润和拨备覆盖率普遍&ldquo;一增一减&rdquo;的情况相比,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209.43%,较年初增长1.84个百分点,达到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p><p>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的提升增加了利润增长的&ldquo;含金量&rdquo;。如果把效益和资产质量指标放在一起比较,中信银行2024年营收、利润、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四项指标均实现正向变动,这在A股上市银行中屈指可数。</p><p>上述一系列成绩都是中信银行对&ldquo;稳&rdquo;与&ldquo;健&rdquo;的诠释。作为同业中最早提出&ldquo;稳息差&rdquo;的银行,即便在市场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中信银行也毫不动摇坚持&ldquo;量价平衡&rdquo;经营哲学。</p><p>2024年,中信银行继续从存贷两端发挥合力,存贷款增长与价格变动实现了&ldquo;双优&rdquo;,2024年净息差降幅为近五年最低,连续三年跑赢大市。</p><p>在业绩发布会上,方合英总结道,银行最终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通过&ldquo;稳息差、拓中收、稳质量、拓客户&rdquo;齐抓共治,中信银行效益增长的逻辑越来越清晰,同时这一逻辑也不断通过经营业绩得到了验证和加强。</p><p><strong>聚焦&ldquo;五个领先&rdquo;,业务格局更趋稳固</strong></p><p>&ldquo;一家银行如果结构是合理的,发展越快越好,反之则不然。&rdquo;在近年的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高管多次强调,业务结构是衡量一家银行成长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的核心标准。</p><p>2024年,中信银行发布了新三年发展规划,明确&ldquo;全面建设&lsquo;四有&rsquo;银行,跨入世界一流银行竞争前列&rdquo;的战略愿景,提出实施&ldquo;五个领先&rdquo;银行战略,即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领先的数字化银行。</p><p>在规划执行首年,中信银行牢牢把握&ldquo;中信协同&rdquo;这一独特优势,在零售、对公和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中信银行纵深推进&ldquo;零售第一战略&rdquo;,提升公司业务竞争优势,强化金市业务价值贡献能力,三大板块营收占比接近4:4:2,&ldquo;三驾齐驱&rdquo;的业务格局更趋稳固。</p><p>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在&ldquo;财富管理、综合融资、交易结算、外汇服务、数字化&rdquo;五个领域都树立起中信特色。</p><p>2024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中信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近2万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创9600亿元市场历史纪录;交易结算金额与活跃客户数站稳同业前列;国际收支、结售汇量、跨境电商规模突破历史新高;科技投入超百亿,&ldquo;业技数融合&rdquo;&ldquo;敏捷组织变革&rdquo;带来的效能正在加快释放&hellip;&hellip;</p><p>&ldquo;2024年,我们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更是在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资本实力、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中信银行稳健均衡可持续的发展面更加清晰、更加鲜明,三驾齐驱的格局更加成型,发展增长更有逻辑,构建起特色化的综合经营模式。展望2025年,我们将延续价值银行经营理念,遵循规律,加强逆周期管理,有信心跑赢大市,向跨入一流银行竞争前列目标迈进。&rdquo;方合英说。</p><p><strong>风控能力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strong></p><p>在近年来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银行实现稳健经营、长远发展的核心就在于要紧跟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既要满足不断提升的金融服务需求,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p><p>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2024年中信银行迎难而上、难中求成,资产质量稳健向好。业绩报告显示,该行不良贷款率1.16%,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达近10年来最好水平;拨备覆盖率209.43%,较年初上升1.84个百分点,达11年来最好水平。</p><p>中信银行表示,加固内控合规体系,风险管理既要善于&ldquo;应对变量&rdquo;,更要善于&ldquo;驾驭变量&rdquo;,既要精于&ldquo;处置风险&rdquo;,更要精于&ldquo;经营风险&rdquo;,让风险管控不断减少&ldquo;价值消耗&rdquo;,提升&ldquo;价值创造&rdquo;。</p><p>近年来,中信银行坚持&ldquo;稳健审慎&rdquo;&ldquo;质量为重&rdquo;,追求滤掉风险的收益。先后实施了行业研究、授信政策、审批标准、营销指引、资源配置&ldquo;五策合一&rdquo;,建立了专职审批人、&ldquo;两个主责任人&rdquo;等机制,坚持&ldquo;能力为本&rdquo;&ldquo;与时俱进&rdquo;,主动迭代健全风控体系,提升管理能力。</p><p>面对2024年银行业零售风险压力上升的大趋势,中信银行提早从机制、准入、模型、处置等多方强化管理,37家分行全部配齐内嵌风险主管,第一时间强化&ldquo;风险+业务&rdquo;联防联控机制,并及早处置不良。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零售资产质量已边际好转,预计2025年零售资产质量将保持稳健。</p><p><strong>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strong>站在跨越&ldquo;10万亿&rdquo;资产里程碑前的中信银行,既振奋于自身的发展壮大,又深感使命责任的愈加厚重。</p><p>中信银行表示,将心怀&ldquo;国之大者&rdquo;,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ldquo;中信力量&rdquo;。</p>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9.5万亿资产背后的战略定力 透视中信银行业绩“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