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153000人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s-app.cnyw.net/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至今,热浪死亡人数超过15.3万!别舍不得开空调了!</p><p> </p><p>春暖花开</p><p> </p><p>2025-7-1609:36天津</p><p> </p><p>听全文</p><p>约5分钟</p><p>文章较长试试听</p><p>要我说,这天气是真的在跟人类开玩笑,甚至有点翻脸不认人的意思。一出门热浪像拳头一样往你脸上招呼,室内连呼吸都变得粘腻。有人还死撑着说省点电费,“哪能舍得开空调”,结果呢?西瓜吃几口都能热成烤瓜,这不是在耍命吗!</p><p> </p><p> </p><p>大家可能还记得新闻里提到的青岛大学那位宿管大爷。他本来日子过得挺清苦,却总爱做点温情的小事。给流浪猫投喂,给同学们修车,还从不要报酬,就靠自己省吃俭用、捡回来的破烂养几只无家可归的小猫。衣服鞋子凉席都是学生不要的旧物,有时候真看不出来这样率性温厚的人,竟然最后躲不过热浪的魔爪。狭小值班室里连台像样的空调都见不到,就剩个要命的小风扇转啊转。2025年7月7日,太阳就像疯了一样毒辣,把他牢牢困死在房间里,再没醒过来。小猫回了家,喂猫的人却再也不在。这种悲剧你说让人怎么忍?</p><p> </p><p> </p><p>可偏偏类似的故事并不止一桩。河南信阳,一个快递小哥,37岁,上有老下有小吧,高温天顶着40度忙活单子,中午喝两口冰饮料压压暑气,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继续跑。结果人直接昏倒在电动车上,几个小时后才被人发现,送到医院抢救都没救回来。医生说,是“热射病”,血管被活活干爆了,鼻子嘴巴都是血。这不是命丧酷暑吗?苦干一年省下的钱还不够开一个礼拜空调,最后命没了,啥都玩完了。</p><p> </p><p> </p><p>医学专家也没宽容什么。你以为中暑就是头晕出汗?错!这玩意儿分成三六九等,先兆、轻症、重症,中重症还分什么热痉挛、热衰竭,最狠的叫“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特别好发在咱们这些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身上。热天湿度高、屋里闷得慌、空气流通差,只要干点体力活或者运动,一不小心那就是进icu的节奏。</p><p> </p><p>以为死于高温是个例?太天真了!1990年至2009年全球因热浪死亡至少15.3万人,亚洲人居多。别觉得阳光晒才会热出事,很多人就在家里也给热晕过去过,有的还死在被窝里!哪怕过度锻炼都可能中招。别看起初只是小打小闹发烧犯恶心,发展到热射病可能只要几个小时,错过抢救就只能等着被高温收割。</p><p> </p><p> </p><p>更气人的是,有些人纯属自作自受,死活不开空调非要节约,为了那几十块电费还坚称扛得住。俗话说“脸皮厚吃个够”,但这回脸皮厚只会命都没了。实际上,这场高温就像一场任性的戏耍,不分对象、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牺牲品。总有人觉得意志力可以战胜气温,其实人命根本不是省电斗士比拼得赢的;人命经不起这种折腾。</p><p> </p><p>热射病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它能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袭击,身体发烫、体温飙到四十多摄氏度,意识模糊,稍不留神,从此与世界告别。医生专门提醒,如果感觉身体像被烤炉烤一样烫、体温乱蹿、头晕恶心、神志不清,哪怕爬也得赶紧跳到冷水里降温!降到39度以下,还有点希望活下来。</p><p> </p><p> </p><p>说句扎心的,活着最重要,省钱不如保命。别信那些什么“热死人是玩笑话”,现实摆在眼前,人真的会被热死!普通家庭或许有各种难处,可面对高温千万别逞强装硬汉。快递员在外辛苦工作,本就让人心疼,再加上高温带来的生死考验,谁敢说不怕?</p><p> </p><p>听着,大爷走了,小哥没能熬过去,不想成为新闻里下一个主角,现在行动起来,别嫌开空调贵,别拿生命开玩笑。如果你家有老人、有体弱多病的人,主动帮他们留意空调和电风扇,必要时出点力帮他们降温。特别提示,遇到有人发热、迷糊时,可以试着用冷毛巾物理降温、用电风扇吹、甚至让其泡一盆冷水,哪怕提前报个警,都比坐等意外强。</p><p> </p><p>最后还是那句,生命只有一次,别把自己和亲人往热浪里强推。希望每个人都能安稳度夏,不要让高温拿命换教训。你怎么看?留言聊聊,别怕说得重,只要能多救1530000几条命,咱们批评得狠一点也值得!</p><p> </p><p>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p> <!----></div> 钱送医院还是送电力局好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