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公园,坐落在西安北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游览,或是探寻古迹,或是享受美景,不一而足。公园四周有11个门口可供游人出入,可以说四通八达,不管从哪个方位过来,都可以很快进入公园。大明宫公园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等待着人们去翻阅。怀揣着对盛唐的无限遐想,我踏入了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土地。
 走在街道上,只见两旁树木,茂密而葱茏,有法桐,高大雄伟,枝叶交织如华盖;杨树,树干笔直,叶片随风哗哗作响如翻书;银杏,秋季金黄,满树灿烂披彩妆;雪松,四季常绿,树形优美,彰显坚毅之感 。槐树身姿挺拔,枝叶繁茂,微风拂过,似在诉说古城故事。粗壮的树干历经岁月洗礼,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记忆,与周围古朴建筑相互映衬,尽显北方的质朴与大气。
从含元殿进入公园,眼前出现的是巍峨壮观的丹凤门。这座大明宫的正南门,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瞬间将我带入了那个辉煌的时代。五个门道整齐排列,仿佛能看到当年文武百官、万国使节由此鱼贯而入。新建的丹凤门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复建,却保留了遗址的原始风貌,让人们得以想象其往昔的雄伟。整座公园占地约3.7平方公里,广袤而宏伟。其中大部分都种上了树木花草,按不同季节展现:有杏林花海,桃花海,樱花海。还有牡丹、芍药花海和桂花花海等等。次第开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娇艳花卉点缀于翠绿草地间,缤纷色彩如画卷铺展。古雅建筑在绿植环绕下,更添韵味,构成一幅诗意盎然的美景。踏入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天地,犹如步入往昔辉煌的时光画卷。
由于公园中心未设有食物售卖点,若是计划畅游其间,不妨提前备好充足的水与零食,为这场探秘之旅补充能量。倘若想轻松惬意地领略全景,乘坐观光车也不失为明智之选。在约一小时的行程里,既能悠然穿梭于古迹之间,又可欣赏不断变化的各种风景,随时捕捉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用镜头定格每一份独特的美。
 
首先走进丹凤门内部的博物馆,透过玻璃地面,那历经岁月的遗迹触手可及,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内有遗址挖出的建筑材料展示,唐长安城地图模型、大明宫复原图像等,有一阵子播放丹凤门历史纪录,白色长方形幕布还悬挂于此。馆藏文物:主要为丹凤门遗址出土的唐代民用器物。
从博物馆出来,沿着这条长长的御道往前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学者模样头发花白的老人,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停下来,眯着眼打量周围,估计是在回忆过去这地儿的模样。有背着双肩包的年轻男女,兴冲冲的一路交谈一路拍照。旁边呢,年轻妈妈推着儿童车,纱罩下的小婴儿咿咿呀呀地哼着只有他自己懂的儿歌,那模样可爱极了。再往前,一群小朋友像脱缰的小马驹,拿着风筝在道上撒欢儿跑,后面跟着的大人扯着嗓子喊:“慢点慢点,小心摔了!”这一声声叮嘱,满是关切。看着这老老少少,热热闹闹的场景,真觉得生活啊,就像这御道一样,绵延向前,充满了希望和活力,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日子,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了一块儿。
 
沿着约500米长的御道前行,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荡。遥想当年,唐玄宗或许也曾沿着这条御道,意气风发地前往含元殿,接受群臣朝拜,展现大唐的盛世气象。含元殿虽仅存基址,但依然能从那高大的夯土台基中感受到它曾经的威严与庄重。站在含元殿遗址前,极目远眺,仿佛能看到当年宫殿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听到钟鼓齐鸣、丝竹悠扬。如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繁华如过眼云烟,只有这条龙首渠千年不变,还是潺潺的留着清澈的水。
离开含元殿,我来到了左银台门。作为大明宫的东宫门,这里虽没有丹凤门那般气势恢宏,却也有着独特的韵味。它见证了无数宫廷日常事务的往来,是宫廷内外沟通的重要通道之一。站在门前,仿佛能看到宫女太监们忙碌的身影,以及官员们匆匆而过的脚步。
继续漫步,不知不觉来到了玄武门。这座大明宫的北门,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故事。它是宫城的重要防御门户,见证了无数次的军事行动与政治变革。遥想当年,李世民在此发动玄武门之变,改写了唐朝的历史走向,那激烈的厮杀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站在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与岁月的沧桑洗礼。
绕过玄武门,右银台门出现在眼前。它位于大明宫的西侧,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在唐朝,这里或许是传递军情、政令的重要通道,见证了宫廷与外界的紧密联系。抚摸着古老的城墙,我试图从那斑驳的痕迹中探寻当年的蛛丝马迹。
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中,除了这些宫门,还有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内庭区域。眼前的太液池,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静静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今,它已幻化成一个辽阔的大湖,澄澈的湖水宛如一面无瑕的明镜,倒映着天空悠悠的白云,与岸边摇曳的垂柳相映成趣。东南侧有一大片杏林坡,每当3月中旬,这里便是杏花的海洋,踏入那片杏花海,仿佛踏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童话之境。阳光透过花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花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让人沉醉在这无边的温柔与浪漫之中,仿若忘却了世间一切烦忧。
伫立在湖岸沿畔,仿佛能听见历史的轻声细语。清澈的湖水,恰似岁月的眼眸,毫无保留地袒露着水底的世界。水中的水草,像是一群绿色的精灵,在轻柔的水流中翩翩起舞,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生命的光泽。仔细瞧去,水草之上布满了螺蛳,因为北方很少有人吃螺蛳,所以,这里就是这些水中生物的天堂了,它们静静附着水草,见证着这片水域的四季更迭。
活泼的小虾宛如灵动的音符,在水中欢快地穿梭游弋,为这片宁静的湖水增添了无限生机。湖畔,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手持网兜,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他们轻轻将网兜放入水中,动作间满是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水中的精灵。待网兜轻轻一提,那活蹦乱跳的小虾便被捞起,孩子们清脆的笑声瞬间在湖面上荡漾开来,仿佛将千年的时光都染上了欢快的色彩。这一刻,太液池不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承载着欢乐与希望的生命之湖,续写着独属于它的浪漫篇章。
 
波光粼粼的太液池,虽已没有了当年的繁华,但依然散发着宁静与优雅。湖边的麟德殿、三清殿等殿宇楼阁遗址,娓娓诉说着当年的歌舞升平、道教的尊崇。漫步在湖边,微风拂面,思绪穿越千年,与古人一同领略这大明宫的四季更迭、兴衰荣辱。漫步于太液池畔,微风轻拂,水波潋滟,倾听历史的低吟浅唱。此刻,若向着龙首村方向缓缓前行,右银台门便在前方静静伫立。穿过那道承载岁月的门,马路对面的繁华逐渐清晰。沿着道路径直走去,印象城便映入眼帘。踏入其中,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小吃琳琅满目,饭馆各具特色,恰似一场味蕾的盛宴正待开启,疲惫的身躯也将在此美美地补充能量,开启新的美好篇章。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大明宫的遗址上,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缓缓走出公园,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不舍。大明宫遗址公园,不仅仅是一片遗迹,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让我在游览中感受到了大唐的辉煌与历史的厚重。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激励着后人不断探寻与传承那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