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警钟 (荷叶塘工业区事件) 2020年前,浙江省义乌开始“城市有机更新”。当时城市中心旧、破、烂,住房紧缺,设施很落后,商品房供不应求,拆迁更新老旧小区是民心所向!加上补偿政策优厚,所以首期、二期市中心拆迁更新顺利成功,深得市民赞誉。 此后,林毅政绩观极度膨胀了,视“有机更新”为“万能钥匙”,大会小会,年年月月,时时刻刻,言行决策,都不离有机更新,成了干部提升、任用的导向,对义乌人民用辛血+汗水积累的财富毫不珍惜和敬畏 。 2020年一声令下,公布了三年拆迁计划:义乌境内国贸二侧工业区全部拆完(包括稠江、北苑、义亭、荷叶塘、苏溪、大陈大部分厂房);徐村、下骆宅、青口、赤岸、尚径也全拆;卄三里、上溪、佛堂、城西工业区拆一半。(当时义乌报有公示,新华社也作调查报道全市几乎要拆去一半工业区。2020.10.12七版全版)。每个街镇都成立挂牌“有机更新指挥部”,书记兼一把手。已严重脱离实际!并把党中央、国务院政策和法律抛到九霄云外。其中偏远山区赤岸镇的书记对全拆工业区想不通,行动欠速,林毅就在工作群里狂骂,被逼无奈,赤岸工业区1个月时间強逼赤岸工业园区全部腾空。…… 由于林毅独裁行事风格,各级政府几乎把此事当成工作的唯一。也没人敢谏言。 福田街道也同样实施荷叶塘工业区拆迁工作,道路改造中途停止,并召集宗地业主开大会,走个形式,进行所谓“交流意见”,由于政府控制的中介“评估价”,补偿不足市场价一半,业主全部不同意,最后街道书记明确表态:“100%业主不同意也要100%拆”。象皇帝“圣旨”、与明霸抢钱没两样。面对不公不理、严重违法、知法犯法的独裁行为,企业主个个义愤填膺,勇敢地说“不”!当天大家就共同签名,盖上128个宗地企业公章向上级反映情况。政企矛盾剑拔弩张,政府违法动用各种公权机器围剿企业,惊动了省,直至党中央、国务院。…… “荷叶塘事件”阻挡了林毅大拆义乌工业区的疯狂行动,无疑是強有力地保护了义乌工业;保护了义乌经济;保护了一代义乌人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对义乌的贡献巨大而深远。 这一不凡的“历史事件”,已过4年多,许多新来的义乌领导是不知情的!现善意反映,避免重演。 一、假如:林毅“宏图”实现了,义乌工业区会减少一半,逼迫产业外逃,人口大幅下降,高楼倍增,看上去“漂亮”了,但房子无人租,无人买,无人住,空房和烂尾楼将遍布全市,企业生存、民众收入、消費和税收会骤减!现在的义乌会是什么结局?半座空城!房地产会多惨呢?现在还有年收几百亿的土地出让金吗?百姓还有房租收入吗?可想而知。政府和国企负债会更多。借机利益输送而成为阶下囚的官员将会大增! 二、回忆:林毅政绩观极度扭曲,为达目的,丧心病狂,把义乌人民财产视作自己的私产,随意任性处置。违法动用行政、税务、司法公安等公权力,侧面对拆迁企业进行恐吓、打压、围追堵截,压价迫签合同……荷叶塘工业区企业不屈不服。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2020.10.12)的整版调查报告和重要评论、还有《新华社内参》和北京律师团,各方善劝其停止违背政策、民意和法律的行动。但林毅一意孤行,疯狂叫嚣,“我不是吓大的”!在(苏溪)全市干部大会上加速強推“中关村”项目(后落户他地,一地鸡毛,其实是个土地骗子),项目冠名其实也是利益输送。林毅的乱作为最后惊动了中央、国务院。……林毅落马,结局悲惨。 三、感想:拆迁应该按市场规律办事,市中心拆迁的是老旧房屋且设施落后,加上补偿优厚,人民当然拥护。而荷叶塘工业区完全相反,现在国贸大道以西的1300亩房龄才15~18年,正处“青春年华”,设施先进,全框架承重结构,配套合理,补偿价怎么可以人为压到不足一半呢?更不可理解的是毁坏1300亩、二百万(2000000)平方米不是个小数目!正在使用的年轻厂房,怎么下得了狠手?铁石心肠?这财富是一代义乌人用辛苦+汗水换来的啊!逼走2885家企业,于心何忍?营商环境何在?法律何在?被逼走的企业还愿意回来吗? 荷叶塘工业区企业看似规模不大,却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自发形成了许多“微型总部经济”,实力已远超“规上标准”,年产值超亿的隐形企业比比皆是。其身后的工厂更是带动了落后地区数十万个家庭就业,有力地带动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义乌有个荷叶塘工业区,外面还有十几个,几十个,更多个“荷叶塘工业区”的影子。荷叶塘工业区是不可取代的“总部龙头”,与此同时,”中国义乌”、“义乌担当”、“先富带后富”、“以小搏大”的精髓理念,在这片热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人民日报、新华社曾多次深入调查,并进行大篇幅报道。 近5年过去了,由于没有拨乱反正、清除流毒,至今魔鬼阴影仍未消除!“拆声”不时沉渣泛起……搞得企业不得安宁…… 四、政策与法律: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政策和合同法、民营经济促进法都非常明确,支持保护民企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反对大拆大建。 由于林毅在义乌时间长,根子深,虽然已落马,但没有对其错误思路和乱作为进行纠正,思想广流,仍在继续忽悠影响着义乌,使许多人的行事风格严重缺乏实事求是!真诚希望新的义乌领导保持清醒头脑,切莫上档,谨防重演历史悲剧。目前,一批人已被忽悠得”头脑发热”,很有必要对林毅的错误思路进行拨乱反正。政府缺钱负债就可以违法掠夺工业区企业的合法权益吗?50年出让合同,不到20年,怎么可以在全体反对声中说拆就拆?再说,征收费+毁坏原有的优质建筑+行政消耗,新房成本很高,再加上约5年园区经济全面停摆,企业回迁困难,5~8年很难恢复元气!政府可能背更多的债,光经济账也得不偿失。无异于杀鸡取卵!!!珠三角不少城市“腾笼换鸟”,低层厂房改成高层,笼空了,鸟没了,现在一地鸡毛!前车之鉴啊!目前荷叶塘工业区企业云集2885家,密密麻麻中小企业,把他们逼走,逃去周边县市,还愿重新回来吗?全拆可能会变成全毁啊! 五、自主增容:国贸大道以西的荷叶塘工业区是义乌开发最迟的园区。2000~2008年分期开发,全框架,承重结构,设计先进,绝大多数房龄才15~18年,正处“青春少年”。由于历史原因,容积率偏低,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多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今年4月,122家宗地已经主动向福田街道提交了“自主增容”报告,如果批准,全部业主会积极拥护实施,经济不停摆,可以带动就业和各种经济指标翻番,宗地企业愿意保证加倍完成亩产税,政府不投资,又遵守《合同法》(土地出让合同中时间明确50年),政府当甩手掌柜可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成果。政、企、社会和谐多赢,皆大欢喜,无为而治!何乐而不为? 荷叶塘工业区厂房正值“青春少年”,是发挥功能的最佳时期,开展“自主增容”,让土地资源、产业资源、和资金合理组合,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主增容”可以避免企业外逃和经济停摆。并且各种经济指标不断大幅上升。 “自主增容”的核心意涵是:根据宗地企业意愿,保留原来多数厂房,企业继续生产;拆除户间围栏,利用现有空间和拆掉部分低矮散房,整合空间,科学规划,拼建或邻居联建,容积率达到4~5切实可行。个别宗地自愿全拆全建也行 理由:现在员工隐私意识強,喜欢租住周边民居,目前荷叶塘园区宿舍楼基本上已改为厂房,消防设计容易了,容积率加倍也非常容易实现。 如果全面拆建,欣欣向荣的荷叶塘工业区将经济停摆5年!5~8年难以恢复元气,人气一旦散去,很难再聚!会造成产值、税收、就业工资、民房出租各种损失上千亿元。提醒一下:市中心经拆迁,从繁荣变冷清是最好的例子。 自主增容避免政企对立;大幅减少社会人、材、物的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我国人均资源很少,人民群众极度痛恨浪費和毁坏财富!毛主席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老一辈用辛苦和汗水换来的财富,来之不易!要珍惜!要敬畏!不要随意践踏!要警钟长鸣! 日前中央、国务院二办明确:“鼓励产权所有人‘自主更新’,支持企业盘活闲置低效存量资产”。 “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或者划拨用地决定书规定由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擅自转让的情形外,鼓励国有土地使用权人按程序自行或以转让、入股、联营等方式更新改造低效用地”。 浙政办发【2023】12号,明确“鼓励”企业厂房自主更新! 六、结论:综合考虑中央政策、合同法和民营经济促进法、企业意愿、民资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止政企对立及影响营商环境、社会和谐、避免经济停摆、就业、民房出租等周边经济,“自主增容”更好!何必政府要去抢去做呢???……核心语:①18年左右青春厂房,拆了于心何忍?②200万平方米不是个小数目!(2000000)新厂房,拆除变成垃圾,损失和污染多大?③出让合同50年,不到20年就拆,法律何在?公信力何在?营商环境何在? ④民企能干得更好,为什么政府抢着干呢?⑤事件已过去近5年,122家企业已向政府递交了“自主增容”报告,政府对荷叶塘工业区的未来应该有个明确的表态。以安民心。⑥无数历史经验证明:义乌的经济靠“小!鼓励大量中小微企业进入义乌发展才是优势,那些“包装成高大上”的项目很多是奔着“义乌土地能升值”来的。因为企业的目标是盈利!象很多引进项目包装所说的真的高税,其他地方可免费供地,为什么抢着义乌呢?要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