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闲通判,为求有实权,草中去寻蛇,惹得一身光。
话说郓城小吏宋江,义释晁盖一伙。被定罪发配江州。幸有戴宗.李達一干人护估,在牢中有吃有喝,清闲自由。一日走出牢房,上得浔阳楼游玩,酒足饭饱之余,登楼远眺大好河山,不免感慨万千,思古想今,豪情迸发,趁着酒劲,挥毫于壁上作诗一首:“ ……敢笑黄巢不丈夫”。写毕下楼,醉熏熏摇摇摆摆而回。
文人么,醉后写点文字抒发一下内心的情绪也属正常,文人是掀不起大浪的。偏偏碰上个才高八斗无所事事又一心想攀高枝混入官场的黄通判,看了这诗,以为遇上了稍纵即逝的良机,立马定性为反诗,报告给了江州知府蔡九。并调取配军名册,锁定题诗人为宋江。
而这蔡九正是当朝宰相蔡京的儿子。黄通判为挤入权力圈,怂恿蔡九写家书一封密告宋江,作为蔡家父子捉拿反贼的大功一件,而黄也由此可以攀上权贵,拿得座椅一把。其间历经曲折,不必细说。
那知,事与愿违,梁山一拨人,齐心协力,在头领晁盖的带领下,杀进江州,除却蔡九、黄文炳等人,救出宋江、戴宗、李逵等人。不仅壮大了梁山反派的力量,而且还削弱了宋皇朝的根基。
这黄通判闲得蛋痛,放着好好的休闲日子不过,偏要去官场搅和,对文人酒后胡言挑三拣四,无限上纲。结果不仅害人害己,还撬动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