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yhw 发表于 昨天 15:53

本立堂---儿时的记忆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s-app.cnyw.net/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前几天带孙女去故宫玩了,听了导游的解说,对古建筑产生了兴趣。自己小时候住的本立堂就是一个古建筑。</p><p>&nbsp; &nbsp; &nbsp; 听老人说也叫&ldquo;七进&rdquo;。&ldquo;七进&rdquo;指的是七进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较为大型且规格较高的院落布局形式。&ldquo;进&rdquo;表示前后串联的关系,纵向有多少个院子就叫多少进院落。</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本立堂从台门进入依次有前厅、前堂屋、正厅、正屋、后堂屋、后屋共六进半,规模庞大。小时候听父亲说&ldquo;七进&rdquo;是违规的,祖宗只能建&ldquo;六进半&rdquo;。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院落形式。在清朝,民居建筑有严格规定,皇帝才可以住九进,一品大员可以住七进。一些官宦人家为了既符合规制,又能体现一定的气派和追求,会在第六进做一个隔巷,算起来只有六进半,不算违规。如果家族中有人日后官职晋升,比如入阁拜相,就可以把隔巷拆开,成为真正的七进院落。</p><p class="">&nbsp; &nbsp; &nbsp;我没有听说祖辈当过大官,但正厅上悬挂乾隆皇帝书写的&ldquo;贡元&rdquo;篇,义乌县学据说是祖宗出资的。</p>    <!----></div>            

自话自念 发表于 昨天 21:17

很好的

超级蜗牛 发表于 昨天 22:00

好好好

凡夫俗子。ち 发表于 昨天 23:04

路过

山岩泉水 发表于 昨天 23:46

现在人不可能去建这样的私人建筑了。给后代留下的都是钢筋水泥等建筑垃圾。

张月月 发表于 1 小时前

挺好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立堂---儿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