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乌乡下,以前,买块猪肉也不常有的事,吃东河肉饼更是难得的,大凡贵客要上门,赶紧买好猪肉,准备摊肉饼招待贵客,或家里有重要农活雇人干,如耕田、耕地,耙地。好客的东家,就用肉饼招待,希望把活干得好些。有一天,东家试探着问雇工
老周,今天要多少肉饼,老周爽快地说,不要多,不要多,一箸就够(义乌话箸发“齐”音)。古汉语“箸”就是现在的筷子,也就是一筷高的肉饼,起码要二十几个肉饼叠了。现在人听了好像有些离谱,像义乌话说得,大头天话,天方夜谭。不过当时耕地、耙地的劳动者,整天大汗淋漓,劳动强度很大,确能吃下。现在有人能吃下一箸高的肉饼,到东河去,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