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传统节日中,对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最多,代名也多,至今依然众说纷纭。
盛行的是屈原说:为了纪念一心忧国为民的屈原。否定说是后世好心人(尤其是屈原的后裔)附会造成。实际上端午节在屈原出世前的春秋时就有了。
端午龙舟竞渡,起于春秋战国。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到了汉代才形成。
以上的都是书本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创新,可以随心所欲加入各自所需的内容,扩大吃喝玩乐的范围。自己认为是怎么样的端午节就是端午节。至于插菖蒲,烧艾叶、苍术、白芷,捣大蒜,洒饮雄黄酒等驱虫避毒的老习俗不必再传承,搞环境卫生么是环境集团的职责。
至于屈原,在整个政治腐烂不堪,国人迷迷糊糊的阶段,靠一个人的力量可算是“螳臂挡车”,投江死了也挽救不了残局。但也许可以唤醒二人、三人等,这几个人醒了,陆续地唤醒多人,又有了振兴的团体力量……屈原起了个种子作用。后人用“粽子”祭奠屈原,是不是意含屈原的精神就是永存的中华精神的一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