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挺进义东北
楼洪民
回头再说江一帆,楼觉,陈流,蒋忠带领60名坚勇大队一中队队员,20多名党政民工作队队员,在西张村与陈福明,童坤等先期到达义东北开展筹建工作的十多名同志接应会合后,便越过西张村铁路,挺进大山沟小八都坑石漕头村休息。
严密封锁消息后,六人便在村中一户房屋宽敞的富户人家,召开了军事会议。
会议由大队长楼觉主持。
35岁的楼觉,看上去,中等身材,体格健壮,富有青春和活力,说话声音,干脆,坚毅和果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楼觉,又名楼西林,义乌县苏溪立塘村人,他是浙东区党委点名下派义乌的军事干部,早在1938年就参加了革命,1940年加入中共党员,不久,参加了新四军,先后任班长,分队长,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教育副官,新四军1师7团1营1连连长,1师1旅教导队大队长,是个军事理论,军事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深谙寻找战机或解决问题症结的睿智型人物。
由于军务缠身,楼觉成为6名下派军事干部中,最后一个出发的人。在此,他还上演了赶赴路上一段令人难忘的小插曲。
早春的四月初天气,还有几分寒意。楼觉头戴一顶箬帽,身穿几件平民百姓装束的黑色土布服装,脚穿一双土布鞋,一路上,跟随陪同他的周永山(又名周芝山),从余姚,嵊县,经过东阳,到达义乌境内。
楼觉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心里蓦然回首地想念起自已亲爱的父母和弟弟妹妹的情景。曾有多少个夜晚,在漆黑的星空下,思绪不禁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惆怅,和善的父亲,慈祥的母亲,家中那温馨的笑声,温暖的爱,是多么地令人怀念和向往。
思绪中,想起马上能回家乡立塘村与日夜思念的家人团聚,楼觉的心里不免带有几分激动与欢欣。
他和周永山两人,甩开臂膀,大步流星地向前赶着路。
当走过大陈后深塘村北田野,准备穿越铁路时,突然遇见汉奸王升的伪军队伍。
“报告,前面有二名行踪可疑的中青年人,正穿越铁路。”穿着一身黄色伪军服的瘦高个子小队长,得得得地跑到伪军大队长王升面前报告。
头戴黄色大盖帽, 身穿伪军服,腰插一支短枪,正解开脖子衣襟扣子散热,他一听,感觉有名堂,立马粗着喉咙,不忍烦地嚷道:“快给我去抓呀。”
众伪军一听,连忙对越过铁路行走了一百多米的楼觉,周永山二人大声地喊通:“前面的人,站住。”
楼觉,周永山两人回头一看,不好,这上百号人的伪军大队人马,正散开队形,沿着几条田间小路,向他们追来。
楼觉急忙对着周永山说:“咱们分开跑。”
说完,两人撒腿就跑,楼觉腿快,沿西边田塍路,向上山坡地上跑。周永山朝北,向坡地小山林地上跑。
后面的伪军,见二人拼命地向前逃,越觉得可疑,为了请功,便各自张开大腿,使劲地追。这些平时好吃懒动的烂务兵,追了一阵子田塍小路,累得东歪西倒地喘着粗气,那里追得上人,有几个干脆不追,哗啦啦地拉开枪栓,疯疯癫癫地大骂乱嚷道:“兔崽子,再跑,老子开枪了。”
“叭叭”,几声枪响,楼觉,周永山两人,在不同方向的田间,山地上,弯着腰,继续拼命地向前跑。不一会儿,两人各自钻进附近的坡地小树林里,追人的伪军,顿时,傻了眼,跑到林地前寻找,已发现黑人影,钻进了前面山上的树林里,只得悻悻而归。
楼觉钻出山林,在山脚边抬头,警惕地朝四周望了望,识别了一下方向,便坐在一块高坡地上,心想着周永山,你往北逃,跑到那里去了呢?
等了半个多时辰,不见周永山出现,心想上级安排周永山陪同自已,是对义乌西乡一带的情况很熟悉,而自己又从没去过,看来失散了,只得自已去寻找部队和组织了。
楼觉用袖衣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沿着田塍路,找到一条乡村小道,向西南方向行走。
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一片熟悉的树林和村庄,那是齐山楼村边的风水林,白墙黑瓦,若大的本家楼氏村庄,心里涌动起一股热流,只要过了齐山楼,苏溪二个大村子,前面就是家乡立塘村了,到那时,终于可以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了,这下,楼觉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
他迈开大腿,急匆匆地赶路,路过一口亩把大的枯死荷叶水塘时,忽然发现,从西南方向对面,走来一队日本鬼子和汉奸伪军。
楼觉回想起早上大陈地界追赶人的事,望着四周都是一畈小平原,无处可藏身,心里一急,容不得多犹豫,他摘下头上箬帽,卷起上半身衣服,扑通一声,跳进了荷叶塘堤边,折着几片枯死大荷叶遮挡身子。
不久,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日本兵,踏着泥土路,沿着荷塘七八米远的另一条田间小路,慢慢地向东北方向行走。
初春的塘水,格外地寒冷,楼觉卷缩在水里,上下牙齿直打架,浑身地颤抖。
这一百多号人的长队,断断续续地走了二十多分钟才渐渐远去。
冻得全身发冷的楼觉,爬上岸,只见大半身衣服已湿透,一双布鞋,粘满了塘污泥,他一连打了十多个喷嚏,心里苦笑着这付模样,怎么回家见父母亲家人,乡亲们见了,还不遭讥讽,看笑话。
楼觉脱下鞋秣,洗了洗,拧了拧下身湿透的裤子水,手脚变得不灵活地穿上,拖着大半身湿衣服,裤子上路。
没走几步,发现少了头上的箬帽,回头走到塘堤边,把掉到水里的箬帽捞起,打开夹层藏着的介绍信,一看粘贴成糊状,打开纸,散了。
槽糕,没介绍信,这下要烦麻了。今天这日子,怎么这么倒霉,老是遇上霉头事。
楼觉满心的怨念,只得往肚里吞。
他向前走着,来到齐山楼村村东一户农家,碰到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娘,正在门口晾衣服。
“大嫂子,我想到你家烤烤火,刚才逃日本佬,躲到塘里打湿了衣服。”
老大娘回头一看,是个说着当地话的壮汉,相貌堂堂,不是一般人,连忙和蔼地说:“这年头,人能活着,就算是谢天谢地的啦。”
大娘晾完衣服,拾起洗衣篮,亲切地问:“后生,你是那个村的。”
楼觉实话实说:“立塘村的,出门在外多年了,想回家看看父母。”
“哦,快进屋,大娘帮你烘烤衣服。”
楼觉也不多语,跟着进屋。
大娘从木楼梯下,拿出一只陶罐,倒出一些木炭,放在大脚盆上,到土灶台柴火堆拾起一些柴叶,划着火柴,点着火,随手拿起一把旧扇子,炭火顿时发红发旺起来。
楼觉脱掉裤子,开始烘焙,大娘从屋里拿出几件丈夫穿的衣裤,让楼觉穿上。
楼觉心里暖乎乎的,亲不亲,家乡人啊,他情不自禁地连声道谢,并拉起了家常。
和熙的春光,洒着大地。楼觉为了赶路,烘焙了个半湿半干,就穿上衣服上路了。
温暖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浑身暖洋洋的。他路过家乡立塘村前,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亲家人,忍不住眼中的泪水流,继续地向西赶着路。
来到夏演,时已下午三点多,楼觉的肚子咕噜地叫,实在是太饿了。他只得走进老街,一上午的不快,被热烈的心,驱散得一干二净。
他来到一家手翰拉面馄饨店里,要了一碗拉面,滋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好久没吃到家乡的面食了,真是亲切,美味,可口。
楼觉边吃面条,边朝着旁桌吃点心的中年汉子,用义乌话问道:“同年哥,这里到溪华,还有多远?”
中年人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吃着面条,继而用疑虑的目光,望着他,反问道:“你到溪华干嘛?”
楼觉知道此人怀有戒心,便闪动着发亮的黑白眼球,响亮地说:“我有个远方表哥在溪华做木工,找他有点要紧事。”
疑视他的中年人,听他是苏溪一带口音,如此大声地回话,感觉不象坏人,便换了一种口吻,热情地说:“溪华不远,这里去十二,三里路。”
旁边的一位老人,看他气度不凡,插着口说:“往西走,有二条路,一条从上溪沿航慈溪边路而上,到塘丘左拐,沿溪华溪大堤路走三华里就到。另一条近些,从流夏,里界,开塘下,高塘,到塘丘而上就是。”
“哦,我记下了,谢谢同年哥,同年伯。”楼觉吃完面,起身双手拱拳告辞。
出夏演老街,经人指点,一路西行,来到流夏村口,步入穿村而过的一条石板街。
当他走到村街中一口小西湖形状的池塘边时,发现有几幢典雅别致的老式厅堂大民宅,看见众多人在忙里忙外,他们穿着黑色土布服装,可遮阳避雨的黑色毡帽,有的背着步枪,腰束扎带或黑布条袋,脚穿高帮带布鞋,从厅堂屋宇间进出,有的扫地,有的担水,有的帮着劈柴火,也有人坐在石板凳上缝补衣服。
楼觉眼一热,有种象是回到了四明山游击区的那种熟悉景象。他马上停住了脚步,思考了一会,上前向一位正在门口劈柴的青年人问:“你们是哪支部队的?”
劈柴的青年人,停住了双手,转过身子,一看是个虎背熊腰,身姿矫健的壮汉,那张铜黄色的长方形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表情:“我们是八大队的,你问这个干什么?”
楼觉停顿了一下,心平气和地说:“你们队伍还要人吗?”
“要的,流夏这个村子,上午刚报名参军了五六名小青年。”劈柴的青年人指着大门口说:“我们中队长,就在这大户人家里面。”
楼觉一听,谢过劈柴青年,迈着大步,挺着腰板,跨进了大门,来到天井边沿步道,问一位中个子青年队员:“你们中队长是哪一位?”
正坐在客厅桌子旁与吴志明聊天的吴志刚,听有陌生人问事,马上挥动了下右手,声音宏量地答应道:“我就是。”
楼觉一见是位中等个儿,四方脸,长着一双大眼睛,正仔细地打量着他这位颇有军人气质的不速之客,他连忙双手合十地礼仪道:“队长好,你的队伍还要人吗?”
吴志刚,吴志明两人一见,此人中气十足,体格强健,心思灵敏,一看就是个军人行伍出身的人物,便站起来,热情而谨慎地问:“你多大年纪?”
“本人今年35岁,名字叫楼觉,苏溪立塘村的,曾参加北上抗日打鬼子,后因部队失散回乡,今日路过此地,看你们队伍行束,象支抗日队伍,我就有意进来相问。”
两人一听他参加过打鬼子,心中暗喜,连忙欢笑道:“我们中队缺人手,你不嫌弃,就来参加吧。”
“谢过队长。”楼觉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吴志刚对着不远处低头写日记的一位小青年说:“楼文书,你把这位新来的队员登记一下。”
楼觉反应敏捷,快步走到楼文书面前,进行姓名,年龄,籍贯,个人简历登记。
“队伍集合。”
吴志刚从胸前口袋里,掏出一只怀表,看看已是下午四点半多,便下令部队准备开拔。
“队长,我分配在哪里?”楼觉闪动着明亮的眼晴,来到吴志刚面前问。
吴志刚蹙额沉思了一下,心想此人非同一般,但在大敌当前,不能丧失警惕,先考验他一番再说。
“吴志明,这位新来的楼觉队员,先安排在你们分队吧。”
吴志明打心里喜欢这位富有阳刚之气的壮汉,便热情地上前说:“好呀。”
队伍在村中小广场上集合,六名新参军的人,被安排在后勤组挑子弹。
楼觉毫无怨言,以前在部队里,肩背子弹,轮流挑二箱子弹,是常有的事。
队伍向北行军,经过溪干,黄山岭,何斯路,分水塘,停停走走,太阳过山岗时,翻越戚宅岭,到达浦江境内戚宅村。
“大家进村驻扎,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搞好老百姓关系。”来到村口,吴志刚操着粗扩的带有义乌南乡口音的普通话说:“今夜九班负责警戒。”
队伍从浦江东乡,转到浦江南乡,行军游击了几天,当天下午来到了横溪城头村一带山区,迎面碰上了,准备到兰溪县地域游走一番的杨夷群所带领的八大队大队部和突击中队。
在城头村广场上停留时,跟随大队部的高钺征,郑嘉治,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两人连忙穿过人群,来到楼觉面前,神情显得十分欣喜和惊讶地喊道:“楼连长,你怎么在这里啊?”
楼觉一看,是出发前,曾在四明山浙东区政治部一起吃过饭,一起宣布被下派到义乌八大队的军事干部,顿时,欣喜万分,激动的连忙上前拥抱:“终于找到你们啦。”
“我们在溪华一直盼望着你呢!”高钺征眼含泪光,喜笑着说。
“这下可好,你这位军事教官,打仗行家,可为八大队增添了一员虎将了。”郑嘉治十分高兴地说。
“你在一中队干什么?″高钺征关心地问。
“我在大陈过铁路时,碰到日本鬼子,伪军的追击,把介绍信给丟失了,后来步行到夏演流夏,参加了一中队,就是每天挑子弹,等候机会,找到你们,能证明我的真实身份。”
“哎呀呀,堂堂一名新四军连长,大队长,到八大队挑子弹,这也太大材小用了吧。”郑嘉治的高声惊诧喧哗,引得一中队队员露出惊异的目光,围着三五人群,私下纷纷低声窃语。
“快跟我到大队长,江政训员那里去评评理。”郑嘉治忿忿不平地高声嚷嚷道。
站在不远处交谈的杨夷群,江一帆,杨民经,吴志刚四人,听到了郑嘉治的喧嚷,便向前走了过来。江一帆微笑着问:“郑嘉治,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啦?”
“笑话,政训员,大队长,这位是四明山下派的军事干部,曾当过新四军连长,教导队大队长的楼觉同志,你们听说了吗,这几天,楼大队长,天天在一中队挑子弹。” 郑嘉治的嚷嚷声,引得在场的一中队,突击中队的队员们,产生了惊呀,顿时,许多人上前围观,露出惊愕和面面相觑的神色,继而是一阵热烈的鼓掌和欢呼声。
吴志刚早已听出事情的端倪,脸神显得忐忑不安地对江一帆说:“他很保守秘密,在流夏村,是他主动要求参军的。”
楼觉为缓和气氛,连忙解释说:“这不怪吴中队长,是我自已的过失,半路上遗失了介绍信。”
楼觉说:“一到义乌境内,几乎每个乡,都有大大小小的杂牌队伍拉着抗日的旗号,分不清那支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只能在行伍中打听真实的消息,进行甄别。”
杨夷群听了哈哈大笑道:“只是委曲了你这位军事大干部了。好,今晚炊事班,多炒几个菜,我们大队部为你接风洗尘。”
回头重回正文。
在坚勇大队军事会议上, 陈福明,童坤二人首先分别介绍了楂林,大陈一带的敌情。
楼觉听后,从战略上,军事角度上进行了分析,他说,楂林镇相距义乌城区东北方向40多华里,是个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千年古镇,地处八,九,十都的交汇口,是古时上八府,下三府的交通要道。金华,衢州,丽水,温州,都要经过这里,是北上绍甬杭嘉湖的必经之地,历代官方,都曾在此地设龙祈驿站,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楼觉认为,楂林镇是义北山区的一个小集镇,日寇在这里修建了碉堡炮楼,驻扎着一个小队六七十名日军,其目的就是保护浙赣铁路线上大陈,苏溪两个车站之间的侧翼安全,监视十都坑,九都坑,八都坑一带山区通道,防止抗日队伍切断浙赣铁路的运营。
在荷里塘上面,日军修建了一座石灰砖墙碉堡和三间营房,进驻了黑泽伪军中队的一个分队。要想打开这里的抗日局面,必须先易后难地拨掉这个拦路虎,让人民群众有种安全的回归感。
天刚蒙蒙亮,刚休息一个多小时的坚勇中队队员被陈流,蒋忠叫醒。
队员们放下所有行李,包裹,轻装上阵,由楂林村地下党员骆正柯作向导,穿过楂林老街,转向东北,迂回到山林茂盛的一条半山腰小路上。
这时,天已大亮。
楼觉,童坤,陈流,蒋忠四人,来到日军碉堡到伪军据点之间通道的一个高坡上观察,发现二者相距有三五华里路之远。
楼觉看后心中大喜,这个伪军分队据点,筑在半山腰的山岭上,正可以从山上向下攻击伪军的碉堡和营房。
两面夹击,楼觉把一中队五个班,分成二个战斗队,一班,二班从左侧包抄到对面碉堡营房的后山上,三班,四班从右侧正面攻打,五班由童坤带二挺机枪,把守西山下大路上山口,防止日军派小队增援。
一切准备就绪,楼觉下令用手榴弹,对着营房门口眯着忪眼站岗的二名哨兵投掷。“轰隆”两声巨响,二个伪军当场被炸死。
陈流立即带着胡永庚分队的一班,二班队员,从左侧山上往下冲。蒋忠带领汪晗清分队,从右侧正面,对着碉堡,进行机枪火力扫射侦察
清凉舒爽的山区气候,正是伪军睡梦正甜的时候,慌乱中的伪军,被剧烈的手榴弹爆炸声和机枪扫射声,所惊吓得懵头转向,躲在营房里,拿起枪械,不敢轻举妄动。
而隐藏在碉堡里的六名伪军,却依仗坚硬的石灰厚墙,从枪眼中,喷射出机枪和步枪的子弹。
“慢”,汪晗清沉着冷静地喊停了一名机枪手的火力侦察,仔细地观察着山岭上馒头形状的碉堡,只见东南西北四个枪眼,只有一挺机枪在毫无目的地扫射,他便组织几名枪法较好的阻击手,下山寻找对射最佳角度,集中打击右侧封住山岭通道的碉堡枪眼。
几声枪响,机枪哑火,三班班长见状,立即带领几名队员往下冲,弯腰摸到了碉堡边沿,从哑火的枪眼中,闪进去了二颗手榴弹,轰轰二声巨响,碉堡内的所有枪声哑火。跟随的三四班队员,趁机冲进碉堡,见里面六名顽抗的伪军都已被炸死。
与此同时,左侧的胡永庚分队,也从后山攻入了营房,俘虏了屋内的伪军分队长潘水法及其它11名伪军。
这次实然袭击,炸死二名哨兵和碉堡内六名伪军,缴获轻机枪一挺,未损坏的13支步枪,日式手枪1支,六箱子弹和二箱手榴弹。
初战告捷,消息迅速在楂林一带传开,附近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积极地支持拥护新来的抗日武器队伍。
8月23日 江一帆,楼觉率领部队,进驻到溪后村楼氏大祠堂內。
周围村庄闻讯赶来观看攻打 荷里塘后山岭的抗日部队,江一帆,楼觉,陈福明,童坤几人,便打出了“坚勇大队”的旗号,在溪后村楼氏大祠堂东边正门囗,挂出了“坚勇大队大队部”的牌子。
远在义西溪华的金属特派员陈雨笠闻讯大喜,会同金义县委梅丰书记,指示借机成立义东北党工委,抽调中队中的部分党员和当地青年教员,组建民运队,下乡进村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成立各村党支部,党小组,自卫队,妇女会等党群抗日组织。
热火朝天的减租减息等宣传活动,引得许多贫苦农民,青年,纷纷要求参军坚勇大队,队伍迅速扩大,组建了笫二个中队。
早在1939年以来,当时负责义东北地下党组织工作的黄丰同志,就一直活动在这一带地区的大大小小的乡村,许多村庄都秘密建立了地下党小组,组建′了数个地下交通站,情报联络站。八大队成立后,黄丰被抽调到二中队当指导员。苏溪,大陈,楂林几个大的乡镇的党组织,从此进入隐密状态。如今,坚勇大队的到来,各个村的地下党组织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
“报告”,溪后村楼氏大祠堂,右厢房内,江一帆,楼觉,二人正在低声交谈工作,只见负责大队部安全保卫工作的李荣生分队长,带着两名农民打扮的青年人,来到了门口。
江一帆抬头一见,连忙从坐位上站起,满面笑容地向前打招呼道:“郑有昌,陈福田同志,好久不见,快进来坐。”
原来,早在日军南下发起浙赣线战役前几天,作为义乌县委负责人的江一帆,曾跟随黄丰到义东北一带指导党组织进入地下隐密工作时,在大陈情报站住了二天,而郑有昌,陈福田是情报站的负责人。
“你们两人这次来,有什么要紧事吗?”江一帆与两人握过手后,端着热水瓶,给他们泡了二杯热茶,和蔼可亲地问。
郑有昌喝了一口热茶,端在手上,脸露喜色地说:“好消息。”
陈福田接口说:“我们大陈情报站,得到一名地下党员可靠消息,驻扎在大陈村北的日军采伐队的一个仓库里,有一大批军用物资。”
郑有昌补充说:“内有很多军用毛毯,冬装,布匹,枪支弹药,食用罐头。”
“哦”,正在喝茶的楼觉,听到仓库中的军用物资,马上提起神来,用苏溪话兴奋地问:“釆伐场仓库内有多少守军?”
郑有昌眨眨眼,高兴地说:“不多,只有一个班的伪军把守。”
“那釆伐队的日军呢,有多少人?”楼觉问。
陈福田若有所思地说:“得到情报后,我和郑有昌专门打扮成农民,前去现场侦察了几次,发现日军采伐队有二十多人,他们不带武器,全放在仓库里,每天白天带着铁锯条,大砍刀,上山去釆伐,一个月一次,通过火车把所釆伐的大木料运走。”
楼觉爽朗地对着江一帆说:“这两位同志送来的情报太好了,天气将转凉,毛毯,冬装,布匹,枪支弹药,正是我们需要的紧缺品。”
楼觉回头用苏溪话对着郑有昌,陈福田说:“你们两个就在大队部吃午饭,下午,一起带我们几个人到采伐队附近侦察一下地形。”
当天深夜,大队长楼觉带领汪晗清,胡水庚二个分队近50人,在大陈村地下党员陈洪林,胡金彪的带路下,悄悄地摸到了大陈北的日军采伐队仓库周围。
日军釆伐队25人,都是日本国民,采伐队队长听到附近有抗日武装队伍在四处活动,便提高了警觉,每天夜里,把采伐队队员全部住进了大陈车站边的日军中队营房里,近日,很少到采伐队仓库进出,只有一个班伪军在看守仓库,看管物资。
汪晗清带着三班长,轻手轻脚地靠近仓库哨所,拾起地上一块小石子,朝半掩半闭的哨所木门,掷了一下,咚地一声,惊醒了正在瞌睡的哨兵,他睡眼惺忪,打着呵欠,端着步枪打开房门,拿着手电筒,向四周照视。躲在一侧的汪晗清,拿着刺刀,一个箭步冲向前,一刀割断了哨兵的喉咙,把尸体拖在哨所内。
三班长迅速入内,打开院墙大门,向二个分队队员挥手,冲入仓库,把正在熟睡中的11名伪军活捉。
随即把仓库内的一大批军毯,冬装,布匹,枪支弹药,罐头,放在从附近村庄农民家里借来的十多辆手推独轮车,双轮车上,连夜拉到安全隐蔽的地方藏放起来。
第二天下午,楼觉,江一帆,陈福明,童坤,陈流,蒋忠六人商定,除留下冬装,枪支弹药,罐头外,立即派出一名通讯员,到正在后宅一带活动的何志舒第二特务中队,通知他们把剩余的300多条毛毯,隔日分批地在夜间转送到溪华八大队总部。
吴山民对着陈雨签,杨夷群两人开怀大笑道:“坚勇大队真坚勇,站稳了脚根,成为一支出奇制胜的神兵劲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