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潮新闻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王芳 金南星 谢蕊 陈当凌
十年韬光韫玉,十年逐梦前行。
金秋十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简称“浙大四院”)迎来建院十周年。10月26日,由医院承办的“华夏之声”医学科技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义乌召开,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云集义乌,共同见证建院十周年的卓越历程,共话医学科技前沿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蓝图。
这十年,是国家新医改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年;这十年,是浙江奋力书写省域现代化先行新征程的十年;这十年,是浙中百姓就医体验显著提升的十年。这十年,浙大四院实现从无到有,奋力建设具有卓越专科的品牌医院,成为新建医院高质量发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分布的新范式。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公立三甲医院之一,浙大四院迎风破浪、勇立潮头,奋力书写“以人为本 精诚至善”的华章。
平均年龄32.2岁
十年交出喜人成绩单
2014年,由浙江大学与义乌市倾力合作的浙大四院正式开业,成为了国内首家双一流大学异地建设的附属医院。
十年历程,少年模样。全院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2岁,正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敢拼敢闯,创造出了一连串的喜人成绩:
仅用7年,浙大四院破茧成蝶,圆梦“三甲”;连续4年“国考”跃升,跻身百强,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进步最快的A 等级公立医院;作为浙江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也是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近五年来,医院医疗服务规模和效能快速提升,门急诊量增长155.31%,出院量增长200.64%,手术量增长279.51%,增速显著;得益于精细化管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优化至4.97天,药占比、耗占比以及均次费用等持续改善,费用更低了,效率更高了,治疗效果更好了,老百姓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加。
年轻,对一家公立医院而言,充满着无限可能,跑出了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加速度”,创造了无数与生命赛跑的感人故事。
4岁男孩“小旺仔”遭大型货车压过后骨盆骨折、大血管断裂,全身失血过半、意识丧失、腹部及左下肢开放性损伤......集全院之力,多学科团队用最快的速度创造生命的奇迹,断掉的大血管迅速移植吻合,被碾压的断肢成功修复,历经重重难关,所有遭遇严重损害的器官全部保住。最近,经过近1年的康复,“小旺仔”的妈妈发来感谢信,孩子不仅可以正常行走,还已经顺利回到幼儿园开启新生活。
成功救治被2根长达80cm的钢筋贯身过命悬一线的浦江建筑工人、因产后肺栓塞3次心脏骤停的产妇;成功为车祸后成“植物人”的孕妇在昏迷期间剖下健康女婴,1年精心治疗奇迹苏醒、康复出院;连夜跨城挽救心跳骤停2小时的患者;手术台上盲眼90秒植入支架......这样的“奇迹”并不是少数。
十年来,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专科,临床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8个学科获评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多项技术省内乃至全国领先。笃志前行,硕果盈枝的浙大四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医疗高地。
医教研融合
浙中崛起医学新高地
随着浙大四院的拔地而起,义乌这片热土上的“医疗新蓝图”也随之展开。
在创新办医办学的基础上,浙大四院与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创新形成医教研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奋力打造卫生健康领域“医学高地”,国际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基地”和医教研融合“科创高地”。
医院作为医疗和临床、科研、教学主体,为国际医学院提供人财物保障支撑、临床教学基地,输送临床师资;国际医学院则是国际化教学主体,以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为根本;研究院作为科研支撑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汇聚高水平研究队伍,基础研究与临床融合。三者相辅相成,为加快培育服务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夯实力量之基。
近三年,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原创性成果50篇,牵头和主持国家重点研发等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1项,年国家基金获批数量超过20项,肾病科、整形外科进入中国医学院校/医院科技量值(STEM)百强。2023年,王凯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负责的“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科研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7月,获批浙江省肺癌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王凯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目前已牵头3项国家一类新药临床研究,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突破性进展认定。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浙大四院积极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青年医生成才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全过程育人体系。现有硕导80人,博导41人,在培本科生及硕博研究生共计614人,规培生263人;招收来自全球五大洲49个国家的医学生,培养本硕博来华留学生235人,海外院校见习生65人。
在这里,医疗—教育—科研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动能。
打造三支队伍
筑巢引凤服务世界
人才是“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要诚心诚意引人,全心全意育人,尤其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浙大四院院长吴李鸣表示。
十年间,浙大四院汇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视野的领军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高精尖医疗队伍,拥有国家级人才16人、省级人才24人;高级职称286人,博士229人、博士后92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之基。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工作,浙大四院着力打造三支国际化人才队伍。第一支是一流技术和服务能力的临床研究人才,特别是引进培养一批临床科学家;第二支是高水平的国际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第三支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医院管理专家团队。至今,已累计派出青年骨干170余人赴美国佛罗里达医院、梅奥诊所、阿尔伯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全球顶尖医学中心培训学习。
厚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肥沃土壤”,才能更好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浙大四院立足义乌,服务世界,为来自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是浙江省诊疗外籍患者最多的医院。2023年接诊外籍患者1.57万人次;2024年1月-9月,接诊外籍患者超过1.2万人次;与全球22家机构签约提供一站式涉外保险直付服务,是外籍患者的就医首选地,成为国际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
数智精准赋能
助力跨越腾飞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浙大四院持续不断地创新,加快信息技术赋能医疗和医院管理。
医院创新打造的全国首家5G移动数字医院,以移动CT车为基础,融合5G、无人机、远程会诊等新技术,让患者可以在移动车辆上完成CT、超声、心电图和快速检查等检查,为全省3.2万人次开展肺癌等肿瘤早筛公益服务。通过大数据跟进诊疗全过程,定期随访管理象,形成闭环管理。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字健康典型百佳案例。
近期,浙大四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高性能超算中心投用,云集P级超算资源,以满足科研协作及算力的迫切需求,未来将作为浙中地区公共算力平台,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推动浙中地区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十年,战略迭代,春华秋实。
“我们正处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浙大四院将以十周年为起点,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在高远使命引领下,谋划高质量发展,继续开拓创新,奋勇前行,以‘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优秀附属医院的新征程。”浙大四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党委书记王凯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