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爱义乌
作者: 陈健贤
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走进市水务集团的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各类实时数据如跳动的音符,实时显示着城市供水的“生命体征”,从水库的原水到调节池,再到水厂、管网、中高层二次供水,每个环节都能让人感知到城市供水的“脉搏”。
水质安全关乎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我市以“微改革”为切入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承接全省“优水入户”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项目,围绕“水源管控严、水厂标准高、管网运维优、龙头品质好、供需保障强”的改革目标,全力打造“132”工作体系,以“微改革”推动“大变化”,让放心水喝出幸福味。


聚焦“小切口”
谋划“大场景”
智慧化赋能水质监管
今年以来,随着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居民对生活饮用水质量的要求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让居民能喝上“优质水”、用上“顺心水”,我市先试先行,创新引入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与城市供水相结合,以水质风险为关键切入点,明确小切口、大数据、深治理的原则,以“优水入户”微改革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建成水质风险管控系统,布设498套水质监测设备,搭建水质风险监测矩阵,打通原水、水厂生产、管网运维、水质监测等业务系统,实现从源头到龙头水质“实时监测、实时预警、快速处置”。
“以前,我们要定期到全市各个水库、自来水厂,以及管网的重点区域、关键点位进行采样,再送到化验室进行水质检测,这样不仅速度慢,且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市自来水公司水质检验科科长王金辉打开手机短信向记者说,如今从源头到龙头之间任意一个节点出现水质波动,马上就会收到“水质风险管控系统”发来的提示信息,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核实情况,实现24小时实时水质监测。
得益于水质风险管控系统的搭建,自来水成为“智”来水。作为江东智慧水厂调度员,王连杰深刻体会水质风险管控系统对水质的改善。他说:“依托水质风险管控系统,建立了应对水质波动的响应机制,实施水厂精准加药系统改造,实现制水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有效控制了消毒副产品的产生,确保“优水”出厂。
据了解,该系统上线以来,全市范围内未再发生区域集聚性水质事件,突发事件响应从原来的30分钟提升至事前2小时预判,涉水质投诉数量同比下降11.42%,处置时间缩短20.58%。

织密“小网格”
托起“大民生”
优质水流进千家万户
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流出、淋浴间里能随时洗热水澡、再也不用担心蓄水池里的水不够……对于居住在偏远农村的村民来说,这样的用水方式正逐渐成为常态。从过去饮用水质不稳定的山涧水、山塘水,到如今水量充足、取水方便、水质更好的自来水,近年来,我市“优水入户”微改革让更多的村民用上了放心水、健康水。
今年夏天,对上溪镇仙溪村的村民李大伯来说是过得最舒心的一个夏天。“原本村里靠洪岗坞山塘的水生活,到了天气热藻类多的时候,水龙头流出来的水会有一股味道。”李大伯说,多亏了农村饮用水提质工程,改造了村里的供水站,流出来的水无色无味,终于喝上了“放心水”。
农村饮用水提质工程的背后,凝聚了村民对清洁水源的期盼,更体现了我市积极推进省级民生实事的努力与落实。自2017年起,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并持续推进这一民生实事,不断优化改进。今年7月,我市完成29个单村和联村水站的巩固提升项目,全面提升农村饮用水站点,不仅水量稳定,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通过这一转变,山区百姓实现了从“没水喝”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跨越,为全省乃至全国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提供了“义乌路径”。
家住稠江街道欧景花园小区6幢的朱先生也尝到了“优水入户”的甜。“水压改善,水质也变好了,对于高楼层的住户来说,用水更安心。”前不久,欧景花园小区完成了中高层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1500余户居民用水体验感大大提升。
“改造后的二次供水设施实现‘无人化’运行,同时依托水质风险管控系统,为新建泵房配备了远程智能监控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时监控泵房设备、水压、水质等关键数据。”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表示,一旦出现数据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至臻供水”党群服务队二供改造分队的成员会立即赶到现场处理,形成“小事不出站、大事我牵线”的高效解决模式,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的用水获得感。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完成40公里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完成1000户以上,实施10个单路供水小区改造及单村联村供水站水质提升改造工程,汩汩清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千家万户,如同甘甜的泉水,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优化“小服务”
满足“大需求”
便利化服务提档升级
“感谢水务集团服务这么周到,帮我省下了一大笔水费。”城西街道石明堂村的王先生对水务集团工作人员连声感谢。今年11月5日,水务集团工作人员在异常水量监测工作中发现,系统显示王先生家中出现水量异常且夜间流量偏大情况。发现异常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发现用户家中无人但水表指针不停转动,判定疑似漏水,随即协助关闭水表阀门,为王先生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今年以来,我市依托“优水入户”微改革项目,将现有用水数据、在线功能进行整合,创新建设居民用水服务终端“智水家园”,并与水质风险管理平台相结合,实现用户用水数据实时显示、用水困难一键报警、涉水业务在线办理等十七项功能,成为居民身边24小时“水管家”。
据了解,依托覆盖14个镇街的20个“智水家园”及智能远传水表,通过设置用水异常阈值,与镇街、社区搭建基层党建服务联盟,已实现异常水量实时报警,以及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24小时关注。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累计提醒水量异常1300余次,受益用户1.7万户。
除了不断优化提升供水服务,我市还聚焦打造“一盘棋”大供水体系,通过推进城北水厂二期、双江湖工业水厂建设;上马建设城北水厂、江东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加快G235道路(二期)及配套供水管道等8项引水管线建设,全市域供水保障格局也在逐步完善。
水,润物细无声,正如“优水入户”微改革,专注细枝末节带来民生“大变化”。未来,我市将继续把“优水入户”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全市用水安全的核心,在做深做细做实优水入户改革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打造供水安全应用,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样板,进一步提升供水设施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城市供水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义乌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