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灶,有趣的灵魂得以升华
文/金桂珍
对于一个村名,我想大多数人都会以字面去理解这个村的含义。“汉灶村”,汉代的土灶?是土灶很多,还是形式各样,或者是特别精美?这次因为部分文友去汉灶采风解了我的困惑。
婺城区雅畈镇汉灶村,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四个自然村组合,因汉代烧制陶而得名;婺州窑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制陶,西汉初期有36口窑,村庄附近多松木方便烧制,有北白南青,南青就是这里的青瓷,汉灶是青瓷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金华唯一的瓷器烧制地。《金华县志》也有记载:“汉代婺州古窑遗址坐落在今雅畈镇汉灶村。”
在汉灶村,有一棵高大的樟树,枝干虬曲,葱茏苍翠,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村民称她为“樟树娘娘”,枝繁叶茂的她记录着无数动人的故事,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和繁荣。
走进村子,会有时空交叠的感觉,这里保留了一些古旧建筑,这些传统民居,一砖一瓦,一扇门、一扇窗户,祖辈生活的印记都被时光凝固了。不远处,小别墅鳞次栉比,充满现代感,趁着暖阳晒场上有村民晒着的雪菜,干净整洁的马路上有牵着牛的大妈安然信步踱来,还有稻草搭成的蒙古包,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自然而然感受到淳朴的民风。
按理说,偏远地区的自然景观差不离的也挺多的,为啥汉灶村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参观旅游?
时光流转到约十年前,一位名叫“桑洛”的作家老师被村里特聘为文艺村长。自此,桑洛老师开展了一系列的运作,他与村文联协同发力,在婺城区文联的支持下,向外引入资源,以婺州窑为特色,打造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村”。“艺术乡建”的新名词就这样诞生了。
“婺州窑博物馆”、“婺州窑体验馆”、“乡村斗牛文化馆”、“乡村读书馆”、“乡村艺术展厅”等等建成了,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紧接着,在他的感召下,有二三十位乡村创客陆续进驻汉灶村,并且建立了工作室,实现了艺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看:安心小院,咖啡茶空间、扎染工作室、红糖展销馆,值得一提的是“陶花缘居”,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轻轻推开,如同进入一个宁静的世界,一盏茶、一盘点心、一本书、轻嗅鲜花散发的芬芳,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梦境里,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真好,我们寻求的不就是这种感觉吗?
桑洛老师还亲自装修了一个农家小院,小院门前还挂了个“尘世太美,我在人间浅睡”,象征着宁静和美好。但我更可以理解为“我在浅睡,”是在等待某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出现,来实现更大的抱负。
桑洛老师的小院,种满花花草草,进入室内,让人赞叹不已,四壁高大的书柜,密密麻麻都是书籍,桑洛老师自己写了几十本书,阅读量之大,可想而知,一个人的成就都不是凭空得来的,必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书香味在室内蔓延开来,如果熏陶一番,胜读十年书吧。这里,是读书人向往的圣地。桑洛的生活,便是围绕书籍与花草展开的,书籍不仅赋予他智慧的思维,更孕育出一颗有趣的灵魂。
艺术乡建,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书院成了公益读书讲座,成了文化根植入乡村的象征。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参与者,每处景观都有文化的故事,正如桑洛老师所说:“把作品写在大地上。”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写在汉灶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