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复工复产面临多方面情况,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风险研判,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务必做到先安全再生产。一方面,由于放假期间机器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现场的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电线电路等停用时间较长,可能出现设备松动等情况,易影响安全性能;另一方面,部分职工返岗后会出现身心疲惫、心情烦躁、精力不集中等情况,易发生违章操作。此外,部分企业新招录员工或员工岗位调整后,出现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或未经过培训便上岗作业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赶进度、抢生产等原因,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生产,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市里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风险隐患“除险护安”专项行动。尤其要聚焦五大风险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整治八大领域安全隐患,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当前,各镇街、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抓落实,重点做好“七个一”——
推送一次安全风险提示。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梳理本辖区、本行业面上复工复产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向辖区及行业企业进行推送提示,提升企业安全防范意识。
制定一份复工复产方案。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企业科学制定复工复产方案,重点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道路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负责人要对方案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复工复产工作严格有序实施。
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企业认真上好“开工第一课”,分车间、分班组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岗前培训,特别是对临时转岗顶岗的员工和新招录的员工,要明确告知其岗位的安全风险和防范应对措施,确保“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特种作业岗位必须100%持证上岗。
开展一次隐患自查自纠。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对员工宿舍、生活厨房、机械设备、电气线路、高危工艺、安全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场所部位进行全面系统的隐患自查,切实加强生产设备安全运作、作业人员防护用品佩戴和使用情况的检查,落实风险防控技术措施。
安排一次应急处置演练。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及重点危险作业岗位和关键装置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开展一次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做到反应灵敏、处置果断、救援有效,努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上门一次安全服务指导。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抓住企业陆续开工的契机,充分运用专家、第三方机构力量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帮扶企业做好风险辨识、隐患治理,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要做到指导服务100%全覆盖。
排查一次高危作业安全管理。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持续加强动火、有限空间、设备检维修、吊装等高危作业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作业审批、作业环境确认、现场监护等制度和各项安全措施,确保高危作业全流程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