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护银发幸福!多年举步维艰,81岁奶奶在中心医院疼痛科重拾行走自由
肩周炎、肌筋膜炎、颈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过去的十年间,81岁的陈奶奶(化名)深陷疼痛的泥沼,甚至连正常行走都变得遥不可及。然而,在义乌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一场针对“痛”的精准战役,不仅抚平了她身体的疼痛,更让她重新获得了行走的自由。
“以为就这样没救了,得过且过吧,全家人都放弃了。没想到还能治!很多年没这么走过了,真的很感谢周主任!”出院前夕,陈奶奶特意让女儿、女婿定制了一面鲜红的锦旗,亲手送到了疼痛科主任周阳手中,“妙手抚平疼痛路,丹心守护健康”,这十四个字不仅承载着一位耄耋老人最深沉的感激,更是对疼痛科团队以精湛技术和仁爱之心守护老年健康的最高褒奖。
八旬老人全身多年疼痛、行走困难
疼痛科专家抽丝剥茧、逐一“攻破”
10年前,陈奶奶开始出现全身多处关节疼痛,前往诊所进行针灸治疗、自行贴膏药都效果甚微,随着时间推移,陈奶奶病情加重,左侧肩背部出现持续性胀痛、抬手困难,还伴随心前区压榨感和呼吸困难,走几步路就感觉胯部和后背剧痛难忍,日常活动变得非常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陈奶奶一度以为,这些疼痛就是老年生活的常态,没有希望改善了。
不久前陈奶奶的家人无意间了解到中心医院疼痛科,他们带着最后一丝希望走进了周阳的诊室。周阳仔细询问并查看了陈奶奶的病史,为她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诊断为多部位、多类型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情况比较复杂,单一的治疗手段显然力不从心,考虑到老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周阳为她制定了一套分阶段、多层次、组合式的个体化微创介入治疗方案。
陈奶奶的胸肋部疼痛比较剧烈,影响呼吸和活动。周阳首先为她实施了“脊神经射频术”,这项手术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引导下进行,精准定位到负责传导胸肋部疼痛信号的神经分支。接着团队对这些神经实施了“神经脉冲射频术”,利用可控温度电磁波调节神经功能的技术,有效降低神经的异常兴奋性,减轻疼痛,同时配合“神经阻滞电刺激定位术”,进一步确保治疗的精准度。
针对陈奶奶的肩关节、髋关节和双下肢的广泛酸痛僵硬,周阳采用“小针刀治疗”,利用特制的针具深入疼痛点,松解粘连的软组织和紧张的筋膜韧带,起到消炎、止痛、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
经过第一阶段治疗,陈奶奶感觉胸肋部的剧烈疼痛明显减轻,肩、髋和腿部的酸痛僵硬感也缓解了很多。
第二阶段治疗重点转向腰椎间盘突出,从根源上缓解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周阳为陈奶奶实施了“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神经阻滞电刺激定位术”。
在影像设备精确引导下,周阳将一根细针穿刺到病变的腰椎间盘内部,注入医用臭氧气体,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消融部分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手术创伤很小,仅需局部麻醉,术中同样配合“神经阻滞电刺激定位术”确保安全和精准,并辅以“局部浸润麻醉”保证舒适度。
显著康复:从行走艰难到自由溜达
陈奶奶重新迈开了脚步
经过周阳团队分阶段的精准治疗和术后的专业康复指导,陈奶奶的疼痛得到了显著且持续的缓解。入院时需要搀扶、行走困难的她逐渐能够自己活动,腰背也挺直了许多。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们要是早知道就早点来了,白熬了这么多年!”对于治疗效果,陈奶奶和家人都很满意。住院期间,陈奶奶还和同病房的病友一起在医院内散步了一公里多,全程走下来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胯痛和背痛,这对于饱受疼痛折磨多年的老人来说是巨大的改变,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很多老年朋友深受‘老了痛是正常的’这种观念束缚,选择默默忍受疼痛,这是极大的误区,也是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严重忽视。”周阳强调,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需要积极治疗的疾病,绝不应被视为衰老的必然伴随物,通过现代医学精准评估、有效介入,绝大多数老年疼痛都能得到显著缓解甚至消除。及早寻求疼痛专科医生的帮助,是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
义乌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是一个多学科组成的一级诊疗学科,以多学科的治疗方法治疗各种慢性疼痛性疾病,包括药物、微创介入、神经阻滞、物理治疗等。拥有椎间孔镜、针刀镜、射频治疗仪、等离子、臭氧发生器、C型臂X光机等大型医疗设备,它的出现解决了许多临床的疑难问题,是对传统临床医学的强有力的支持,更为广大疼痛病患者提供了第三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