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等地基孔肯雅热病毒流行,现已查明有4000人染病。
基孔肯雅热,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的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伊蚊叮咬。目前,针对该疾病既无疫苗可防,也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就在于切实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个人防护:细节之处见真章
1. 穿着与行动: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清晨与傍晚这两个伊蚊活动的高峰期,务必身着浅色长袖衣裤,尽可能减少皮肤暴露面积。这不仅能降低被伊蚊叮咬的几率,浅色衣物也相对不易吸引蚊虫。
2. 驱蚊剂使用:在暴露的皮肤以及衣物上,喷涂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足量喷涂,并定时补涂,以确保驱蚊效果的持续性。
3. 居家防护:安装纱门纱窗,为居住空间增添一道物理防线;睡觉时使用蚊帐,营造安全的睡眠区域,减少蚊虫叮咬机会。同时,要尽量避免在树阴、草丛、竹林以及积水等蚊虫易于孳生的区域附近长时间停留,从源头上降低被叮咬的风险。
环境清理:营造无蚊家园
1. 定期清理积水:每周抽出10分钟时间,对家中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清理各类积水。积水是蚊虫滋生的温床,及时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杜绝积水残留。
2. 疏通排水系统:仔细清理房前屋后的沟渠以及天台排水槽中的淤塞物,确保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形成。同时,填平容易积水的洼地,消除蚊虫的潜在孳生地。
3. 水养植物与宠物用品处理: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彻底换水,并认真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防止蚊虫在其中产卵繁殖。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也需勤换勤洗,保持清洁,不给蚊虫可乘之机。
4. 储水容器防护:对于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务必严密加盖,防止蚊虫进入。若有需要,可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从根源上抑制蚊虫幼虫的生长。
5. 垃圾处理:分类处理垃圾,尤其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等,这些物品一旦积水,极易成为蚊虫的滋生容器。
社区共治:齐心协力抗蚊虫
积极投身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及统一灭蚊行动,这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整个社区居民健康的贡献。邻里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形成全民参与、共同防蚊灭蚊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打造一个无蚊的社区环境,从更大范围降低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
此外,若近期有在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的旅居史,一旦出现发热伴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如实地告知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