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周期,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传统按揭业务面临挑战。然而,我们并未消极等待,而是主动作为,以精准的策略、创新的产品和暖心的服务破局突围,在低迷的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一、转向“存量挖潜”,深耕优质客群。 面对新房市场降温,银行将目光投向巨大的现房市场。一方面,积极与优质楼盘合作,聚焦“卖一买一”的改善型客户需求,打通交易堵点。另一方面,加大对公务员、教师、国企员工等收入稳定客群的营销力度,提供利率优惠和快速审批通道,确保资产质量。
二、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服务体验与效率。越是在市场下行期,服务体验越是核心竞争力。银行大力推广线上化、无纸化办理,通过手机APP实现预审批、面签、抵押登记预约等功能,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利用大数据风模模型加速审批,将放款周期缩短至3-5天,以“效率”赢得客户口碑。
三、探索“产品创新”,拓宽业务边界。单纯依赖住房按揭已显不足,银行开始寻求“按揭+”的综合金融服务。例如,推出“装修贷”、“车位贷”等配套消费贷款产品,满足客户购车后的衍生需求;与开发商合作,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针对性融资支持,盘活上下游生态。
四、坚守“风险底线”,实现稳健经营。在市场低迷期,风险管控尤为重要。银行加强贷前审查,更审慎地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抵押物价值;同时,对存量客户加强关怀与沟通,提供灵活的还款方案,如延期还款、调整还款计划等,避免出现断供潮,体现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温度。
尽管市场挑战严峻,但居住需求始终存在。银行通过从“坐商”到“行商”的主动转型,正努力穿越周期,不仅为自身业务找到新的支点,更以实际行动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注入金融活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