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气象支撑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基础设施方面,将围绕国际陆港枢纽、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枢纽、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核心节点,加密布设多要素气象观测站点,提升国际贸易敏感气象要素的监测能力,并致力于推动与沿线国家关键点位的气象数据互通,助力全球供应链稳定。
在安全保障层面,支持义乌进一步完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推动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构建起覆盖“风险识别—预警发布—应急处置—恢复评估”全流程的闭环管控体系,确保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直达物流园区、市场集聚区和交通枢纽。
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出将研发适用于中欧班列、仓储物流等场景的气象服务产品,强化多语种智能化气象服务能力,探索创新的“气象+商贸”智慧服务模式,并推动“妈祖(MAZU)”预警系统在国际商贸领域的应用。同时,通过实施“气象数据要素×商贸”行动,打造商贸决策气象数据平台,融合5G、区块链、AI等技术,驱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十条举措》还前瞻性布局新兴业态气象保障,支持义乌低空经济试点,建设低空气象监测网并开发无人机航路安全评估系统。在能力建设方面,将着力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支持义乌牵头组建商贸气象服务应用团队,推动制订中欧班列气象服务等系列标准,并深化与长三角城市及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沿线的区域气象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