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28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论坛元老
 
- 积分
- 87387
- 金钱
- 63369
- 威望
- 2310
- 精华
- 1
- 注册时间
- 2013-1-30
|
本帖最后由 huyuxi 于 2025-11-10 09:31 编辑
李邦良的创业传奇与义乌情结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
11月3日上午,义乌首家“延芝堂”官方旗舰店门前人头攒动。作为“延芝堂”核心创始人,79岁的李邦良将冬虫夏草精华胶囊礼盒递到篁园新村老人代表手中,向父老乡亲送上一份份饱含深情厚谊的“健康关怀”。
从义乌走出的青年学子,到浙江医药界的商业巨匠,李邦良见证了浙江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回到故乡,他以“延芝堂”品牌为桥梁,将健康滋补的种子播撒在义乌这片沃土上。
敢闯敢拼,书写商业传奇
李邦良的创业基因,深深根植于义乌这片“敢为天下先”的热土。1946年出生的他,小学、初中在义乌就读。“那段艰苦岁月磨砺了我。”回顾青涩年代,李邦良总是感慨万千。家境清贫,却未曾压垮少年的志气,反而铸就了他超乎常人的韧劲。“农村的孩子只有拼命读书这一条路。”正是义乌人敢闯敢拼的精神,为他日后掌舵华东医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0年,李邦良踏入华东医药前身华东制药厂。他从技术员起步,历经设备科、车间、厂办,每一步都烙刻着勤奋。1992年执掌华东医药,面对转型分歧,他果敢签下“军令状”。次年,他慧眼识珠,选定百令胶囊作为华东医药的拳头产品,发动全员策划“百令万里行”,五年踏遍数十城,让百令胶囊销售额从零起步,1998年破亿,2018年跨越20亿大关。
李邦良的经营哲学在商海淬炼中结晶:“要么唯一,要么第一”“不做大池塘里的大鱼,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鱼”。这些理念并非空谈,他25年如一日,紧抓科研与营销两命脉,带领华东医药从小厂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
精益求精,破解制药密码
从华东医药名誉董事长到“延芝堂”二次创业,李邦良的动力始终纯粹:“制药救人,是神圣而光荣的使命。”登临事业高峰后,他对医药本质有了更深刻的顿悟。
“做医药人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少吃药甚至不吃药。”这一理念的蜕变,孕育了“延芝堂”的灵魂——将重心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李邦良说,他们团队每年五月需要上山,只为深入青海雪域高原采集纯正虫草菌种。其后,最艰巨的挑战在于破解虫草菌工业化培养的密码——培养基的配方。为此,团队反复摸索,终获突破,使珍稀资源得以规模量产。
“这不仅是技术攻坚,更是对百姓用药安全最深的守护。”李邦良表示。
情系桑梓,推动“未病先防”
站在旗舰店明亮的展厅内,李邦良的目光始终关切着家乡大健康产业的未来蓝图。“观念转变是关键。”他强调,“防病优于治病”的理念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浇灌,将健康意识深植人心。
这位从义乌走出去的“风云浙商”、全国劳模,谈到创业根本,他认为:“身体健康,才是创业、守业的根基!”此次“延芝堂”义乌旗舰店开业,是李邦良创业历程的圆满闭环。当天,他还向篁园新村60岁以上村民和义乌中学师生捐赠了500余份“延芝堂”冬虫夏草精华胶囊礼盒。采访中,李邦良的义乌情结溢于言表,“义乌这片热土给了我不屈的韧劲。”
从“治病救人”到“未病先防”倡导者,李邦良用一生践行着专注与创新。这位古稀创业者携“延芝堂”星光,回馈桑梓,以行动诠释——唯有将事业的根系深扎故土,生命之树才能结出最饱满的果实。
作者: 陈健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