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飘香的味道
红糖,一个熟悉又亲切的名字,在义乌上溪这边,地方话叫“沙糖”。
立冬后的天气,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有点热。今天走进王村,看看这红糖飘香的整个制作过程。
刚进入糖厂,看见左手边那一堆堆一捆一捆糖梗有序的放着,右手边是榨过后的糖壳。怎么没看见柴火呢?我好奇地问了一旁的大叔,他从蛇皮袋里拿出了两个像我小指头大小的东西来,递在了我手上说:“现在都用这个烧了,没有污染。”
“这是什么材质呢?”我一边翻来覆去的看一边又问。
“是木头做的。”大叔回答说:“现在很方便了,都挺先进的,产量也大大提高。”我听了点点头,是啊,都不一样了,以前用稻草、糖梗叶、麦秆之类来烧火。而最怕下雨天,虽然盖着塑料布,但总会有些湿,那样烧火就烟熏火燎的,火候也不好控制。
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以往的一幕幕。还是黄毛丫头的时候,一到榨糖季,是又忧又喜,忧的是怕做糖梗,那时家家户户都种,有的人家数量多的日夜都要两三天榨糖,做糖梗,榨糖都是请人帮忙或换着帮忙。我虽还小,但也不例外,也跟着做糖梗,帮妈妈烧菜,干活的时候恨不得自己有法术能快点忙完就好了。喜的是,请人帮忙干活有好吃的菜,妈妈心肠很好,自己很节约,请人家却是从不亏待。在那时有一碗鱼冻,一盆千张肉,就算是上等的好菜了,我嘴馋,又想着天天请人家帮忙多好,那样就吃到好多好吃的菜。而大人就不一样了,最发愁的是做出来的红糖色泽和品味,有的红糖会有点黑有点咸味,那样的价格就完全不一样了。红糖对于百姓人家来说,是下半年的一笔大收入。从初春种下,到入冬丰收,经过了选地,播种,除草,施肥灌水,培土,剥叶,削根,做糖。是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都祈求能遇上好天气,红糖能有好色泽,好价钱,好收成。
那时的红糖由供销社收购,地上摊着塑料布,直接就倒上去,堆的像小山。那年我家的红糖不好,我看见供销社里的块糖很好,就偷偷的摸了两块用报纸包上,心却是砰砰地跳,眼睛也不停地望着四周怕被别人发现。小时候的事情如今依然清晰呢,想起来都会笑出声来。
一阵阵红糖的香味打断了我的回忆,大伙忍不住走进做糖处,一口口大锅热气腾腾,瓢泡沫的瓢泡沫,做糖的做糖,每个岗位都各就各位,我们也去过下瘾,翻翻红糖。不愧是义乌的特产,无论是色泽还是味道都是一流的。做月子的美妈,可以用红糖煮核桃仁吃,这是最好的补血营养品。女孩子来例假了,泡上一杯红糖水喝,即暖肚又美容。用到红糖的地方太多了,慢慢品味吧。
来红糖超市看看,重新修建后,果然焕然一新,摆放更整齐,给人一种舒服感,今年的品类更加多,我们都品尝了,这个香榧裹糖特别好吃,这个芝麻酥也好吃,还有这个酥饼裹糖也好吃,感觉什么都好吃呢,干脆多买几个品种吧。
王村村红糖共富工坊项目位于村原红糖厂区块。该项目占地面积10余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项目由红糖种植基地、红糖共富超市、红糖加工车间、红糖产品生产工厂、红糖文化展示馆、食品农产品检测共享实验室等组成,主要以打造“义乌市红糖专业第一村”为终极目标。该项目总投资300余万元,每天可生产红糖4000至5000公斤,年生产红糖26万公斤,年收入1200万元左右,每年为村民解决就业100余人,助力红糖销售农户80余户,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增加60余万元,红糖种植农户平均增幅可达20%以上,由原来经济薄弱村变成经济上游村。
王村的焕然一新,当然离不开村里的好领导。村书记王文斌不仅有过人的领导方案,而且是个说到做到的男儿汉,村委团结,村民爱戴。听了他的新方案更加让人拭目以待,相信未来的王村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