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正月十八 ,义乌市佛堂镇梅林村举办了一次热闹非凡的民间“抬阁翘”活动。
“抬阁翘”是一项民俗文化艺术,从1992年起,每年农历正月十八,由义乌市佛堂镇燕里、江南街、梅林和江东街道上贾宅、泽潭沿、中央村及稠江街道九里江、贾里等八个洋川贾氏自然村自发组织恢复起来的,在贾氏宗族家庙海云寺举办的一场迎送傅大士(傅翕)圣像仪式的大庙会。这个项目贾氏八个自然村轮流举办,今年由佛堂镇梅林自然村承担这项话动。
“抬阁翘”是义乌方言“抬贾巧”的正确发音,意思就是贾氏祖先大多是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一直以来受人尊敬和抬举,所以贾姓子孙为敬先祖而进行的“抬举”活动。这项活动的举办,已经超越了爱抬祖先的本身,更重要是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喜可贺。
海云寺位于佛堂镇北五里路的前流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寺庙由洋川贾氏宗族建立,用以纪念傅大士(傅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傅大士,又称善慧大士、鱼行大士等,是南朝梁代时期的重要佛教人物;他是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宝志并称为“梁代三大士”。
海云寺的东北方向是梅林和江南街自然村,它的西南面紧靠燕里自然村。今天,义乌洋川贾氏村民在自己村里的祠堂祭祖外,还要到海云寺拜佛和迊送傅大士(傅翕)圣像活动的大庙会。轮到举办大年的梅林村,抬着一个精心雕刻的傅大士佛龛,在数十台“抬阁翘”,龙虎旗、蜈蚣旗、清道旗,数十把火药铳、成双成对的大铜锣,敲锣打鼓、唢呐等乐队的陪伴下,腰鼓队、舞龙队紧紧跟随,参加一年一度的大庙会。在这期间,十里八乡的村民已经形成了习惯,成群结队的前往海云寺观看大庙会。
“抬阁翘”就是一个装饰过的特制小舞台,台上有个可供童男、童女坐立的架子。童男、童女都是经过化妆的小演员,年龄在七八岁左右,穿着合身的古装戏剧中的铠甲、官帽等戏装行头。男的手持长枪、大刀、宝剑等兵器;女的打扮成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等女武将,还有的则像文士或小姐、丫环。小舞台内可错开坐立两至三个童男、童女。今天更有趣的是,“花木兰”式小演员,也在小舞台上玩起了手机;有的“女武将”还因为固定在架子上不能动弹,坐立时间久了有点吃不消,哭的、叫的都有。“抬阁翘”的人,一般都是小演员的父母、兄弟或亲朋好友,相互之间有个照应,随时帮助解决小演员如喝水、上厕所等情况出现。
今天这个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从梅林村出发到海云寺,一路上经过江南街、起鸣行政村的石塔下、山脚下、上湖头、燕里等自然村,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
上午八点钟左右,“抬阁翘”经过的线路上人山人海,每个自然村都摆放着多个“香案”。“香案”点着旺盛的香火,放有各种各样水果,当傅大士(傅翕)圣像到达“香案”前时,以放铳为号,面朝“香案”停下。摆“香案”的主人一家老小,对着圣像又是烧香,又是拜佛,然后鞭炮齐鸣,祈福龙年全家身体健康、四季平安;生意兴隆、事业有成;鱼跃龙门,好运连连;龙马精神,心想事成,等等。
“抬阁翘”的历史悠久。唐贞观年间(公元646年),洋川贾氏第九世祖谅,官至御史回乡探亲祭祖,建立了贾大宗祠,并首次在编纂的义乌《洋川贾氏宗谱》中约定,为念贾氏第五世祖贾昙颖、贾孝兄弟俩曾“舍家宅田园”助傅大士建双林寺之功德,每年正月十八贾昙颖生日,贾氏必须合族进祠堂祭祖。“抬阁翘”活动也应运而生,并延续成俗。
海云禅寺不仅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义乌地区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2015年,义乌“抬阁翘”入选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地方不可或缺的年度春节活动项目,不断提升乡村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文化振兴。
金 胜 2024年2月27日于浙江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