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浦江郑义门
楼洪民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人们出游的好时光。
春分时日,我破例起了早,三下五除二,匆匆忙忙地干完了急需要做的事,便驾车出发,向石明堂,东黄线公路上缓慢行驶。
途经分水塘,开始下坡进入浦江县境内。说来也怪,浦南边垂的景色与家乡一带的景观,因气候地貌的不同而变得色彩异样。
汽车一路向北,山川,田野逐渐变得开阔明朗起来,沿途的景色也变得分外怡人:“树绽青青叶,花放簇簇芬”。一片接着一片的李子花,杏花,油莱花,交相辉映。偶尔几声清脆的山林鸟啼鸣声,让人产生一种:“花红柳绿又春分,燕婉茑娇处处闻”身临其境的感叹,而“柳丝色翠风轻弄,油菜花香蝶竞翩。”简直就是现实境界中的真实写照。
穿过繁华的黄宅镇街,吃过风味早餐,在导航引路下,汽车进入了平坦,宽畅的黄郑乡村公路。广袤的浦东平原,史上小有名气的“鱼米之乡”。所过稠密而富饶的村庄,整洁而漂亮的民宅,不时闪现着洁白而靓丽的景象,一片片白色的葡萄园塑料大棚,展现着“葡萄之乡”的特殊魅力,感受着浦东人浓郁的现代农业生活气息。
汽车徐徐地驶进“江南第一家”景区东侧停车场停下,扑面而致的是那一座座尤如小山峰似的九座牌坊。恢宏,高大,矗立,古朴,典雅,和谐,壮丽,其风貌,气场,简直让人惊叹不已。
容不下那激动澎湃的心情,顾不得与早到的文友打声招呼,便迫不及待地捷步向前,拍照游览起九座显赫丰牌来。“江南第一家”,“孝义门”,“三朝旌表”,“恩德”坊,“麟凤”,“取仁成仁”,“礼部尚书”,“九世同居。”看其匾额,似乎是它的背后充满着一个个深沉,优美,而动人的传奇故事。
“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它位于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区位置,占地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是江南地区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家庭文化的古文物遗址。
据郑氏家谱及相关史料记载:“郑义门始祖郑绮,起居于北宋初期,宋重和元年(1118年),散枝于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80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緊居了三朝十五世,共同勤俭持家,创造财富,节衣足食,长达300多年之久,这在中外家族合存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次游览感受最为深刻的是,郑义门之家,所留存的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以孝治家,以家训治族,以家风训导族人”。治家严谨而尚真唯实,清新笃行,还在于历经几世子孙持续修订的168条《郑氏规范》的家法。以法治家,奉公守规,勤于政事,不涉足贪腐,不触犯家法,崇尚清廉的镇宅发家之宝,成为中华史上以法治家的楷模和典范。
从导游图上看,郑义门现存的古文物遗址较多,因时间束缚,我们只能游览它的几个主要景点。
纵观“郑义门”民宅格局,相必祖辈亦是非常看重风水之道。整体形象,它以白麟溪为主轴线而辅开,平面布局,左右前后风水建筑兼顾。中轴线上,布局主要厅堂重宅,每厅分为一进,全屋一般分为二至五进,厅与厅之间,天井,通风,借光相隔,院落有三合院,四合院等徽派建筑风格形成。构架上多釆用瓜梁形,或硬山顶屋顶格式为主。冷摊小青瓦,下辅砖板,自成一体瓦背建筑风格。
郑义门宗祠,是其所有建筑的代表作,它占地面积6500多平方米,前后屋宇分为5进2弄60余间厢房卧室,其建筑形式,具有众多浙派传统厅堂文化格局。
进入侧仪门,所见厅前天井内,筑有一囗占地面积较大的长方形水池,池右侧园地上,据说是宋濂亲手栽种的五株已有630多年历史的参天古柏。
进入一厅内,只见由明太祖书写的“江南第一家”巨大白底黑字的匾额,赫然醒目地悬挂在厅堂上方。
俗话说:“黄金万两,不及一方乌木。”一进厅北侧,一尊硕大的乌木,雕刻着一位神色威武的持剑将军,它镇守着宅院,意蓄着守护“郑义门”核心价值观的无价之宝。
民间称为拜厅的二厅和三厅堂里,题有明惠帝,当朝宰相题写后“孝义堂”,“廉为世重”,“名震囗囗”,“有序堂”,“孝义堂”,等牌匾额。其实物例证,充分说明了郑氏家族,传承中华儒家文化,奉守儒学治家的严谨情操和崇高思想品德。
来回几次走过潺潺流水的白麟溪,感受着十桥九闸的溪水文化,它作为郑家人为方便乡民通行和洗涤清洁环境而建,把原先弯弯曲曲,杂乱无章的小溪,化费巨资进行整治修建,形成了流芳至今,干净整洁而美观的溪涧十桥九闸景象。
溪边的“孝感泉”,流传着感人至深助人为乐的历史故事,传颂着郑义门族人优秀的家风品格与浩然正气。
民间存有一种传说,1360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定都全陵。某日,文臣宋濂,武将朱文忠二人,相继奏折提到浦江郑氏世代同居,前朝两次旌表之事,请求朱元璋给予表彰。
朱元璋看到折子,心里若有所思,家政即国政,治家与治国理念相近。历经多年战乱,民不聊生,如今灾荒国势动荡。何不听从文臣宋濂,武将文忠荐言,学习郑氏治家经验,吸取治国安邦之良策呢?
朱元璋当即决定与马娘娘装扮成乞丐,南下江南,到婺州浦江郑义门察访。
当时正处在闹春荒的四月,沿途一路可见饥民携老扶少,背井离乡,逃难流浪,四处乞讨的凄惨景象,朱元璋深感愧疚。
这一日,朱元璋,马娘娘穿着一身衣衫褴褛,手提讨饭篮,右手柱着根小木棍,步履蹒跚地来到郑宅南山脚下。
夫妻俩相互扶携,长途跋涉,来到一处青青茵草的小山坡,只见一位七八岁的牧童,骑在水牛背上阅读经书。
朱元璋心生疑惑,一个放牛娃,童心雅气,应该是游手好闲的年龄,岂会如此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坐在牛背上,边放牛,边学习知识呢,可见这户人家是个勤耕浩读的和睦孝义之家。
经过长途劳累,此时的朱元璋又饥又累,肚子咕咕闹心,着实饿的有些力不从心。顿时,他心生小计,对着马娘娘窃耳私语了几句,便突然喊叫了一声:“哎呦。”随即人斜身歪,跌倒在地。
看得入神的放牛娃心神一惊,闻声望去,只见一名中年乞丐,倒地不起。他连忙跳下牛背,嘚嘚,直奔朱元璋身前,童声呼唤着:“大叔,大叔。”并用力帮着马娘娘将倒地的乞丐扶起。
“哎吔,人饿昏了,没力气走了。”朱元璋装作有气无力的样子,斜眼望着牧童,喘着粗气说。
牧童见状,连忙从衣袋口中,掏出几个麦饼,递给朱元璋,马娘娘充饥。俩乞丐着实饿得慌,狼吞虎咽地嚼碎着下肚。
这是放牛娃早上带出来,因为看书看得入神,没顾得上吃的早餐,想不到关健时刻还能救难民一命,他甚感欣慰。
不一会儿,两乞丐神气恢复,拉着放牛娃的手,连声道谢。
朱元璋左手插腰,缓缓地站起身来,没走几步,又踉踉跄跄地摔倒在地上。
“大叔,大嫂,看你们的身子,饿得实在虚弱,就到我家住养几天吧。”牧童怜悯地说。
两乞丐故作推辞:“多谢好心的小弟弟,半路上能给口饭吃,我们不麻烦你了。”
“没事,跟着我走吧,我家老太爷待人可好了呢。”,说完,牧童对着几头水牛,朝空中闪了个响鞭,几头水牛,倒也听话,“哞哞”几声牛语,跟着放牛娃回家转。
朱元璋,马娘娘看得目瞪口呆,畜牲牛也懂事,真是奇葩。两人只得老老实实地跟在几头大水牛的后面,往郑宅村方向走去。
放牛娃把牛牵寄在牛棚里,回头引着朱元璋,马娘娘,带到持家家长老太爷郑旭面前,向他说明了两夫妻沿途乞讨晕倒之事,容太公收留康养他们几日。
郑旭兴高采烈地拍了拍放牛娃的小肩膀,赞扬他做得对。而后,回头见两乞丐确实饿得有些狼狈象,便产生怜悯之心,点头同意收留几天。郑旭忽又思忖,觉得这两人面相不俗,顿时又心生疑虑,然而,又很快摇头自我否定,心想灾荒之年,谁家都有个三长二短,如今有难了,也就续缘积点德吧。
郑旭随即吩咐家人,把乞丐夫妻两人,安顿到一间厢房里休息。
再说朱元璋,马娘娘一连住在郑旭家多日,从早到晚,发觉郑氏祠堂门口,支撑起数个赈灾点,一日三餐都免费供应米粥稀饭救济难民。对一些病得不轻的灾民,还请郎中医治,并腾出地方空屋,让流浪此地一时不愿离开的人,有躲风避雨,安身立命可以息脚居住的地方。
朱元璋夫妻在郑家持续住了半月之久,而令俩人意想不到的是,郑家始终一直以礼相待,和蔼待人,从不驱赶,这深深地打动了夫妻俩人的心灵。
几经徘徊徜徉,朱元璋对郑家在宋,元时期的“勤耕浩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郑氏规范》等孝义文化,严谨家风,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他心生感叹,如此郑氏世家,堪称中国传统家训的奇迹,其理念对朝野治国治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不久,朱元璋惦挂朝政,便与马娘娘起身告辞郑氏大少家人。临走前,郑旭叫人打包礼送这对在他家留住了半月之久的陌生人夫妻,并给俩人送上几身换洗衣服,以及路上盘缠。
马娘娘见此笑得合不拢嘴,禁不住连声夸赞道:“孝义之家,必定是喜庆有余。”
回到金陵,朱元璋立即下旨吏礼二部尚书,建立“旌表郑氏孝义之门。”并亲手书写了“江南第一家”五个大字的匾额,向世人昭示旌表。
摄影:朱英雄
最后,感谢成老师组织这次釆风活动,特别感谢洪其璜夫妇热情邀请和盛情款待!
笔者注:名震后面二个字因敏感词不能打字出,读者可从图片中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