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0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论坛元老
- 积分
- 76573
- 金钱
- 55352
- 威望
- 1816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3-1-15
|
“提篮女” 拦出大市场,义乌农民作家漫话义乌市场发展史
金华传媒记者 夏斌婷
“夏记者,《提篮女》今日全部修改完成定稿。我决定再加印,共计5000册,虽然比较冒险,但也是对义乌商贸文化的一种文化认同和自信。”上周,义乌农民草根作家胡友大跟记者分享了这一消息。
据悉,《提篮女》是胡友大继5年前出版长篇小说《孝德感乌》后完成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中国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主人公王巧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义乌提篮叫卖、追逐梦想,在失败中追求答案,在夹缝中助推小百货市场诞生的传奇故事。王巧儿是土生土长的草根创业者,有着义乌人共有特征:勤劳能干、不怕吃苦,又不安于现状、敢为人先。胡友大以自己熟悉的义乌风土人情为背景,热情讴歌和赞颂草根经济,并借此抒发乡愁。
这部小说由义乌籍著名作家、出版家海飞作序,曾任义乌县委宣传部部长的杨守春题写书名,被评为2023年义乌市文化扶持项目,将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预计下月面世。
聚焦市场发展的“半边天”
为何选择这个题材?胡友大说,自长篇小说《孝德感乌》获好评后,他的写作信心和动力大增,一直在谋划创作新小说。2017年,《鸡毛飞上天》影视剧在全国一夜成名,作为一名在义乌成长的作家,他敏感地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人认为义乌市场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功劳在大老板们。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100多万市场经营主体中,每天守着摊位和店面的一半以上是女性,是女性在为义乌市场打头阵,顶起市场发展的“半边天”。基于这样的想法,胡友大便将目光聚焦到“提篮女”这个角色。
2018年8月,在金华市作协推行“作家驻村制度”之前,胡友大便来到义乌苏溪镇,在与国际商贸城仅相隔三公里的徐樟塘村当驻村作家。驻村5年,他经常深入市场,深入经营户的生活,先后采访了30多名第一代“提篮女”,积累了大量素材。
之后,他一边补充采访,一边起笔创作,通过大量细节描写,运用史志性手法,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王巧儿这个形象。
小说中,最初的义乌,许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历经千辛万苦,在冬季农闲时外出鸡毛换糖,谋取一些微利。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义乌。1982年,谢高华来到义乌担任县委书记,一次偶然的机会,“提篮女”王巧儿与谢高华在县委大院大门口相遇,她硬着头皮向谢高华讨要摆地摊、争地盘的说法,引起谢高华对义乌农民改变命运的强烈关注,并有意识地启动了义乌市场的建设。
小说中不仅有王巧儿这一主人公,还有张志来、王高等一批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探路者摆地摊、闯市场的故事,有他们的父辈王财宝、张茂盛、王金宝等一批老鸡毛人背靠涌动春潮,苦心经营、历经磨难、站稳脚跟的故事,还有谢高华、杨守春、王时龙、李春平等一批埋头实干型干部助力改革开放的典型事例。
《提篮女》或回忆“提篮女”王巧儿的青春过往,或记载她奋斗创业经历,或描写她与张志来的青春爱情故事,或刻画李春平和陈小兰的理想伴侣情节,文笔朴实,写出了草根情怀。小说读起来是个半真实的创业故事,“可以说,它反映的是义乌市场一段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振兴史。”胡友大这样定义它。
期待“提篮女”为更多人所知
《提篮女》中融入了东阳江、廿三里老街、朝阳门、湖清门、绣湖、莲塘、义乌党校等诸多当地人熟知的乡土元素,将乡土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文字平实无华,让人能感受到一种欣欣然的市场活跃气息。如果说《鸡毛飞上天》是东北作者申捷以北方腔写义乌改革开放史,那么《提篮女》则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作者首开先河漫话义乌市场史。
《提篮女》完成后,海飞在序言中写道:“‘蚂蚁军团’虽不起眼,却是义乌第一代草根市场的得力助推者。尤其是‘提篮女’在县委大院门前那历史性的一拦,完全改写了义乌市场的走向。”他认为,《提篮女》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缩影,是时代精神和提篮精神的完美融合,是关注现实与艺术创新的统一,也是社会影响和文学成就的典范。
“前几天,我在苏溪遇到一个朋友,说义乌人应该一直铭记谢高华,他对义乌市场贡献很大。听说我把谢书记在义乌任职2年零8个月的事都写入了小说,他当即表示要花一万元购买此书送人。”胡友大说,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期待读者看到作品后能借此更好地了解义乌、了解市场,了解“提篮女”,了解义乌经济的发展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