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中级会员
 
- 积分
- 3343
- 金钱
- 1712
- 威望
- 1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7-6-30
|
发表于 2017-11-25 21:20:28
|
| 来自浙江
“大叔带你去找茬”是义乌市场监管局推出的一项通过群众参与、媒体监督,倒逼生产经营主体提高行业自律的一档现场直播、网络互动、电视播出的关乎老百姓的新闻栏目。节目的推出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这档节目做好了对行业规范产生的效果也是无可质疑的。可初衷是丰满的,效果却是骨感的。如果这种政府部门与新闻媒体推出的这种新闻栏目被有些人利用作为个人政绩凸显的平台或者是被某些经营者利用某些关系变相地成为自己的广告平台,以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最终成为竞争的强者。到最后对政府的执法生态和社会的商业生态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可怕的。市场需要一个常态化的管理与监督,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这样一张一弛只会让监督和管理失去最终的意义。就像家庭教育小孩一样,如果平时对小孩不加以管教,只顾着自己清闲,任其发展。当有一天家长发现孩子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边沿了,到了社会不能接受的时候发现该管管了。就动用一大堆过激的语言或极端的行为来扭转发展态势,到最后收到的效果是小孩一时难以接受而产生严重地抵抗、抵触,更有甚者以轻生相对,到最后失去了我们培养小孩的意义,到最后我们只能给社会一个失败的父母造就了一个失败的家庭的悲催故事。
作为一个<<义乌***>>和《稠州论坛的》忠实观众,对近几期的节目播出背后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在此发表一下。不带政治色彩,不带人生攻击,不带诋毁行为。先说2017年11月17日的红糖篇。第一家“红糖厂的生产车间就是一个简易棚”,这让人不得不想到车间的安全生产和食品的安全,这确实是监管部门、行业和消费者都不能接受的事实。但我也不得不想到这简易棚是办厂初期就有的还是后期搭建的?如果办厂初期都有的,那市场监管部门在对营业执照的审批和对食品经营许可环节是不是存在失职呢?如果是后期搭建的,我想也不可能是一时半分搭建起来的吧!那市场监管部门平时的例行监督和检查都没发现吗?发现了是否责令整改?又是否对整改进行现场的指导和监督呢?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是否作出过处理呢?为什么最后一定要留到找茬团把事情的全过程报道出来就算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呢?包括检查中发现的原料和食品直接放地上,车间内发现一张床还有诸多杂物,是不难看出从业主到员工对行业的要求不记于心,应该接受应有的处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是可以认为相关监督部门日常监督不力或者走过场呢?或者是前任的管理者......(此处省略一万字)。第二家糖厂“第二家糖厂和第一家就是鲜明的对比”,这对业主及所有员工所做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相关行业学*的。但本人发现对这家的报道风格是不是有点变味了呢?找茬?重点在找“茬”。前面厂家没做好的方方面面给予报道出来也不是不可取。但业主就已经承受了很大的惩罚和打击了,如果用后面这种带有广告色彩的厂家来和前面来对比是不是有些极端的不公平了呢?毕竟这是业主的求生之道,这是不是把这条道给断路给断了呢?作为当父母的我们有两个小孩,一个乖巧听话,一个调皮捣蛋,我们如果经常通过两个人来直接面对面的比对来教育调皮捣蛋的那个,到最后收到的效果可能是调皮捣蛋的更加不满,乖巧听话的这个也可能忘乎所以,到最后就不言而喻了。第三家的“这家店红糖品种还是很多的”此话怎讲?想要表达的意图又在哪里?个人觉得这广告色彩就更浓了,品种很多和找茬有着直接的关系吗?这叫什么“茬”?不能让这种节目被有些业主利用成为一种不正当的经营工具或者被有些监管人员利用成为一种人情工具。再说2017年11月13日的火锅篇。针对某些火锅店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肯定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也恳请相关管理部门对他们进行处理和处罚,并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个人认为市场监管部门的例行检查就是监管、督查、指导。而平时很多的监管就完全只有管理的意义,完全就没有指导的成分。不是从事每个行业的业主到员工对相关行业的行规都完全知道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监管人员 多去予以指导,这也能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有几家火锅店发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也不是一时半分所形成的,当然除了业主不重视,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外,是不是相关监督部门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呢?至于说怎么去处罚,该不该处罚不是我关心的问题,但从责任划分上肯定是要沾边的。业主交了税金,相关管理部门予以管理和指导是他们的责任,既然由于他们的监管不力造成这种恶性循环,那怎么又不应该承担相关的责任呢?对于有个别点的检查个人认为不排除有感情色彩在里面。检查之前是否有走漏风声或通风报信的嫌疑呢?个别点的管理规范是值得肯定的,但军令状上墙和上墙的日期真的耐人寻味。其他几个店的店长和店员见到找茬团那种不知所措和这家店的从容镇定比起来......这究竟是他们平时的培训让他们的员工胸有成竹、内心强大,还是?此处只能省略一万字了。Yzy在义乌也是多年的品牌老店了,出现的那些问题确实不能让人理解。但在义乌不只是一家yzy吧?难道每一家都是这个样子的,建议以后报道还是把店名和位置具体一点呢?这样是不是对同品牌的其它店产生很大的影响呢?这种责任如果让其他店也来承担是否有些过分呢?最好不要一棍子将一个品牌砸掉。毕竟他们的存在给老百姓提供了方便。最后要说的建议就是找茬团是否可以随机抽选一部分愿意参加的消费者呢?这样是不是有助于公平公正。而且还得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的。现在节目里面的个别人只管他嘴巴里面说出来舒服,痛快,但确实不专业。有时候会给业主造成一些过度的伤害。节目能不能跟踪到底,关于处罚的结果,整治的结果,包括最后的最后进行一个完整的追踪,给老百姓一个完整的交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