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50亿票房横扫春节档,千里之外的义乌工厂正上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发箍战争”。义乌商家王凯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其哪吒发箍预订量已突破20万个,日均产能冲刺5万件,再次证明“中国制造”对全球文化热点的快速响应能力。
一、从“冷门道具”到现象级爆款:五年蓄势待发
王凯透露,这款发箍早在《哪吒1》上映前就已设计为儿童表演道具,躺在产品库里。2019年《哪吒1》热映,使其单季销量飙升至80万件;2022年又因《人生大事》中哪吒造型再次走红,创下50万件订单纪录。
- 爆款逻辑:发箍采用轻量化材质与弹性结构,适配全年龄段,出厂价2.3-2.8元,零售价7-10元包邮,高性价比策略精准触达粉丝。
- 侵权争议化解:王凯强调,产品未复制电影形象,且早于《哪吒1》上市,“我们享受的是文化红利,非IP盗用”。
二、24万次播放的“开工宣言”:供应链极速响应
2月10日,王凯发布的复工视频引发24万次观看:发箍配件堆积如山,十余名工人每分钟组装15件,单日产能已达3万件。2月13日配件供应商全面复产,日产能将提至5万件。若订单持续增长,将联合周边工厂启动“共享产能”。
- 网友热评:“义乌速度”成关键词,评论区出现“求加急发货”“海外代购催单”等,彰显全球消费热情。
三、文化输出新样本:衍生品助力国漫出海
“《哪吒2》票房破百亿是新起点,标志中国动漫走向世界。”作为《哪吒》系列铁粉,王凯表示发箍热销背后是文化自信的提升。工厂已接到东南亚、中东询单,预计海外订单占比超30%。
- 产业链闭环优势:义乌集设计、模具开发、配件生产于一体,新品从打样到量产仅需48小时。王凯团队还与北京影视公司合作,为多部影片定制应援周边,形成“影视IP+制造赋能”模式。
四、隐忧与突围:同质化竞争下的创新之路
尽管订单火爆,王凯坦言行业利润率已压缩至5%-10%:“发箍工厂众多,必须靠设计突围。”团队正研发可发光、内置蓝牙耳机的升级款,并计划联合动画公司开发联名IP,进军中高端市场。
五、专家视角:义乌模式“永远快一步”的秘诀
浙江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专家指出,义乌商家成功在于三点:
- 前瞻性布局:建立“文化热点数据库”,预判IP商业化前景。
- 柔性供应链:模块化生产体系,快速调整产能与产品线。
- 全球分销网络:依托跨境电商,72小时内将新品铺货至全球50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