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骨头儿 于 2019-9-5 15:26 编辑
社会发展的迅猛速度谁也无法预想。村里先辈们开垦出来的良田与土地,多少年不知道养育了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人,蓦然回首,已被填平,各种大型的机械正在上面来回驰骋,俨然成了一个个大型的建筑工地。连同一起填埋的,还有那些即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开山埋坟造田时代也舍不得埋掉的水塘。看着自己家乡的如此变化,欣喜之余却又生些许感慨,曾经的弯沿塘再也不复存在了,唯有曾经的记忆犹在昨天。 村子左前方的大片田野里,镶嵌着许多池塘。从云溪村旁泄沿畈的三塘(三口塘)开始,再到窄长的长塘,然后在弯沿塘转个弯后,几十亩大的丰溢塘。这些池塘的水源较为充足,大多数活水来源于立碑塘村、东象山村以及延寿山脉沿线的来水。每一场大雨,都能聚集成一股股细流,顺着地势慢缓注入水塘,然后再顺着纵横交错的沟渠满溢到另外的池塘,成为农田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六都水库成后,聪慧的村民从立碑塘村边六都溪里筑坝引水,用水紧张时直接接水抽到村里最高最大的下鱼塘水库。活水多余时,水流沿长塘弯沿塘后,经丰溢塘后重新泄入六都溪流。 弯沿塘是自己生产队里唯一的一口塘,形很像弯着的一个直角,也许这就是这口水塘的来历吧。虽然这口塘没有明显分割过,但却属两个生产队管理。上水口这边塘稍为条形状,塘势也稍高,属我们第四生产队所有。下水口这边是圆形,由第三生产队所有。池里的水由两个生产队共享,所属的半口池塘里的莲藕,由各自生产队负责。每当将池塘里的水放光后,鱼差不多都会跑到地势低那边的三队去。四队也只能碰运气在挖藕时偶尔凑巧抓几只钻入淤泥的鳖或乌鱼什么的。
弯沿塘除了蓄水功能外,还自然生长着许多莲藕,这也是我们最为开心的。正因为有了源源来水,还有惜水如金老农们备加呵护,水塘里总是满满的,即便没投鱼苗,到年底依然能捉到许多鲜奔乱跳的鱼。长年沉积着的肥沃塘泥,将满塘的莲藕养得又肥又大。炎炎夏日经过塘边,随之袭来的阵阵荷香让人流连忘返。莲藕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长江弯沿挖出的莲藕在当地非常出名,煮熟后吃着很粉,集市上只要说是长塘弯沿的莲藕,就会一抢而光。 生产队时,一到腊月二十前后,两个生产队就会盘算开始抽水挖藕。挖藕是生产队里最苦最累的体力活。抽干水后,带把藕锨,挑上双簸箕,在凛冽的晨风里脱去鞋袜,卷上裤脚,哆嗦的一步步踩入塘泥,寒气立马透过脚板传递到全身,让人接连打几个冷颤,站立不稳。看着大家纷纷入塘,无路可退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摇摇晃晃走了下去。有经验的老农会告诉你,赶快用藕锨挖塘泥,连续挖上几块大泥,将泥抛得远远的,累得起就不会感觉冷了。事实却也如此,不一会儿头指头就不麻了,脚也不打颤了。有经验的老农,看着藕柄就能知道泥下哪里有藕,有多大。他们会找个泥硬一点的地方先挖个泥坑,然后越挖越深,越挖越大,慢慢向泥底深处的藕靠拢,污泥不停的被抛向后面。如果泥坑被烂污泥冲蹋,就再选个地方挖。那时的我,对他们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么长长的一条藕,能从头到尾整个挖出而不损坏一点点。我们几位初入手的,却只能一点点的像淘宝似的能挖出一段是一段,一根粗粗的藕被挖得一段一段的,甚至支离破碎残缺不全,而自己身上也早被污泥沾满,裤管也湿透了,最后不得不做一些下手活,如将别人挖好的藕慢慢传递到岸边。当然能坚持到与大家一起上岸,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也幸亏在那几年能跟着大人冒着严寒下水塘挖藕历练过,如今总算还有回想曾经威武样子的资本了。
弯沿塘里经常冒出一种叫“鸡勾藤”的植物。这种叫鸡勾藤的,样子与荷叶差不多,像睡莲一样睡在水面,叶面也是圆圆的,不过周边向上翘,叶面上带有一个个小刺。现在才知道这种植物叫芡实,又叫鸡头米、鸡头荷、鸡头莲、刺莲藕、假莲藕、湖南根等等。虽然鸡勾藤的叶上柄上果实上都是刺,但我们还是非常喜欢去摘那些果实,硬硬的,没想到这个竟然是名贵的中药。
长塘的出水口下面,就是弯沿塘唯一高出水面的地方。这里长满了野草,也掺杂着一些荸荠,青青的很像麦冬苗,经常能挖出小荸荠来。小荸荠在清水里稍洗一下,塞入口中顿生津味,忍不住让你再去搜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