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2035年)
《义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已于2024年6 月28 日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24〕89 号)批准,现予以公布。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金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特编制《义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对义乌市国土空间作出的总体安排,是指导义乌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县域规划范围为义乌市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中心城区范围为义乌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及其相关控制区域,面积193.68平方千米。《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 年,近期至2025 年,远景展望至2050 年。
二、谋划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性质:世界小商品之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金义都市圈核心城市。
核心功能定位: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长三角产业智造名城,城乡共同富裕示范城市。
人口规模:以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为基本前提,以水定人,综合考虑义乌城市定位和发展阶段,规划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4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7%左右。考虑义乌区域服务职能,应对商贸往来、短期居住、参展和旅游等需求,在常住人口基础上考虑100万服务人口,全市实际服务人口为340万人。
目标愿景:至2025年,“一都、两样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贸易功能和层次明显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城乡融合水平显著提升,空间格局基本稳固;至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特色的国际样板城市,基本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模范生。至2050年,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高水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成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和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幸福美好家园。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为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安全韧性策略、开放协同策略、固贸强工策略、共同富裕策略。通过多元需求统筹、安全韧性提升、开放协同发展、贸易和工业优化以及公共服务完善,促进义乌建成安全、开放、协同、繁荣的现代化都市。
三、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到2035年,义乌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6.32平方千米(23.4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0.95平方千米(19.6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08.1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999倍以内。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橙线等管控,守住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图: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浙江省、金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县级主体功能分区,稠城街道、福田街道、江东街道、稠江街道、北苑街道、后宅街道、城西街道、廿三里街道为城市化优势发展地区,佛堂镇、苏溪镇、上溪镇、义亭镇为城市化潜力地区,赤岸镇为农产品主产区,大陈镇为生态经济地区。在县级主体功能区基础上,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对主体功能区作进一步细分并进行分类引导。
图:主体功能区定位分布图
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根据生态安全、集约高效和开放发展的原则,规划形成“一城、双轴、六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城”指形成市域一体的组团城市。推进传统主城区与镇区融合,打破传统镇域界限,形成市域一体、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产业功能发达、蓝绿空间与城市有机契合、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城市化地区。“双轴”指金义发展轴和义东浦发展轴。金义发展轴强调金义主轴聚合发展,推动建设高能级的金义都市区;义东浦发展轴引领义乌与东阳、浦江协同建设,促进同城化发展。“六片”指6个农业和林地核心功能片区。保护北部、西北部、西部、东南部、南部等五片林地集中区,承担重要的生物栖息、水土保持功能,鼓励发挥生态休闲功能。保护义南现代农业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形成山水联通的花园城市。
图: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图: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
推动区域协同治理。一是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金甬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共筑义甬舟开放走廊;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义乌节点,加强金义科创廊道和浙中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建设杭温高铁,加强与温台沿海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传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融入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联动丽水、衢州及周边黄山、上饶、鹰潭等地,共筑四省九方魅力区。二是推动金义一体化发展。强化金义主轴聚合发展,建设成为商贸发达、产城融合、开放包容、和美宜居的发展共同体,打造大都市区发展主引擎。三是做强金义东浦同城圈。以全国同城圈发展的示范样本为目标,做强金义东浦同城圈,推动主轴聚合共建、义东义浦同城,有序推动产业共荣、交通互联、要素共保建设。四是提高重点毗邻区协调。重点推进金义、义东、义浦3片城镇毗邻区,大金华山、生态绿心2片生态人文毗邻区的规划建设,确定空间范围、突出协同统筹、加强共保共治、创新空间治理机制、持续深化规划统筹管控。
四、保护现代绿色的农业空间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构建“一区、四片”的全域农业空间格局,“一区”是义亭-佛堂现代农业区。引导规模化生产,稳定粮食生产基础,推动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建设粮食、糖果蔗、葡萄、蔬菜、花卉苗木、生猪等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四片”包括廿三里-福田-苏溪、赤岸、上溪以及大陈特色农业产业片。重点建设粮食基地,同时引导片区内园地、林地做优种植花卉苗木、茶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
促进全域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义乌商业贸易发达、物流体系完善的优势,着力推进“中国众创乡村建设”,建立分类分级管控体系。按照集聚建设类、整治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5种类型对村庄进行分类指引,因地制宜,差异化推进乡村振兴。合理构建以中心村为主体的乡村空间布局框架,建立“1(社区集聚点)+X(中心村)+Y(一般村)” 村庄布点体系,结合村庄的现状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划分中心村和一般村等级体系,其中中心村47个,一般村286个。
推进农用地整治和村庄整治。为提升农业空间利用效率,推进农用地和村庄整治行动。农用地整治包括旱地改造水田提升耕地质量、推进耕地恢复补充耕地资源以及百千万亩方集中连片整治等。村庄整治包括优化村庄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等方面。
五、锚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构筑生态空间格局。结合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打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现代城市风貌,构筑“一江两廊五片、山水相通”生态保护安全格局。“一江”即义乌江。结合水系治理工程,持续推进义乌江美丽城防建设,控制沿线的建设开发强度。“两廊”即主城区南北两侧的结构性廊道。南北结构性廊道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连接东西生态源地,为各类生物提供了迁移的重要通道。“五片”即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以及西北部五片山林片区,构筑了生态安全屏障,是林地保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的主要区域。“山水联通”即义乌江各支流和城镇湿地。维护和贯通南江、吴溪、铜溪、香溪、城南河、东青溪、大陈江、洪巡溪等与福田湿地、幸福湖、双江湖、森山小镇等城市绿肺的联系,保障水系和湿地系统健康发展。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整合划定4处自然保护地,保护面积50.95平方千米,包括浙江金华义乌德胜岩森林公园、浙江金华义乌华溪森林公园、浙江金华义乌南江湿地公园、浙江金华义乌望道森林公园。
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修复。为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水体、湿地、林地保护与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修复。一是统筹河道治理、清淤、截污治污和生态补水,重点修复流域和饮用水源地。二是推进湿地生态修复,控制城镇湿地污染。尊重自然规律修复林地,提升天然林质量。三是按“谁开采、谁治理”原则,分类治理废弃矿山,实现生态与景观融合。
六、建设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
构建城镇空间格局。实施以人为中心、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一主、两副、四组团”市域城镇体系,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综合能级。“一主”是义乌城区,为县级中心城市,城镇化率94%;“两副”是双江湖-佛堂、苏溪2个新动力副城,包括佛堂、苏溪I型小城市,城镇化率75%-80%;“四组团”是大陈、赤岸、上溪、义亭四个特色功能组团,为一般镇,城镇化率60%-75%。
建立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形成“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片区级中心-社区级中心”的四级公共中心体系。推动公共中心提质扩容,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品质内涵。
优化贸易空间格局。优化“一区三核”贸易空间格局。发展数字创新中心核心区、新型贸易中心核心区、贸易创新服务核心区“三核”,推动自贸区区内区外联动发展。
培育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一带、两片、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新兴产业链条式培育,推动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发展。
推动创新空间集群。规划形成“一核、一城、三区”五大特色创新集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完善物流设施体系。建设金华(义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强化双向开放流动,完善多层次的物流设施体系,形成“2+2+6+3”物流集群布局。做强两大物流组团,建设核心枢纽2个,产业物流中心6个,物流节点3个。
七、提升城乡空间品质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公共服务,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服务均等、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实现文化多彩惠民、教育普惠均衡、健康优先发展、养老安心无忧、托育全面优质。
构建开敞空间与绿地系统。以建设全民共享的公园城市为目标,以城市生态网络为依托,形成蓝绿交织的城乡绿地系统。构建“郊野公园-市级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公园”四级城乡公园绿地体系。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保护、传承亿年恐龙文化、万年上山文化、千年古越文化、百年红色文化、当代商贸文化,拓展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和内涵,构建由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彰显义乌文化特色。
营造人文魅力空间。优化国土空间设计,规划建设“一老一新多点”人文魅力空间,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义乌城市品位。对于仍保存一定历史风貌或街巷格局的地段,鼓励在传承保护文化价值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更新,加强佛堂老街、廿三里老街、西门老街、江湾老街、上溪老街等保护性利用,打造特色文化展示空间。以绣湖公园为中心构建文保复合型游线,促进新景观和古街区融合。
图: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八、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建设
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两枢纽两示范”。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港站,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都市区一体示范交通,形成绿色智慧示范交通。推动航空、铁路、公路等区域交通设施的空间管控和预留。规划预控4E级金义国际机场,建成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普速铁路构成的多层次铁路网络,规划形成“一环六射一联”高速公路网布局,完善义乌与周边城市的临界路网衔接,形成30分钟金义东浦通勤圈。
基础设施保障与安全韧性提升。一方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一体化供水、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海绵城市、“智慧义乌”能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以及污水、雨水、能源、电力、燃气、环卫、邻避设施等系统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能源设施网、水利设施网、市政设施网、新型基础设施网,优化设施网络协调布局。另一方面加强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保障。完善公共卫生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护, 构建覆盖城乡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提升抗震、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优化国防动员设施布局,加强重大危险品生产储运空间管控,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九、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明确发展规模。义乌中心城区是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地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活力十足的国际化城区。到203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50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约156平方千米。
图:中心城区范围图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江、两轴、三核、六片”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一江”为义乌江,提升打造39.75公里的义乌江,形成串联全市的复合生态景观轴线。“两轴”为义乌大道和国贸大道十字景观交通轴,串联义乌城区各个功能片区。“三核”为老城区、总部经济区、丝路金融小镇三个城市核心。“六片”为老城片区、高铁新城片区、商贸城片区、西大门片区、稠江片区、廿三里片区六大功能片区。
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区品质。中心城区内重点推动国贸大道和机场路两侧低质低效工业区块及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等居住区块开展更新。注重土地集约节约,充分盘活存量用地,合理挖潜流量规模,着重提升用地绩效,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十、构建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全域规划编制传导体系。科学编制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地落实。下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当依据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修改,不得突破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约束性指标。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修改的依据。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应当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同时,构建规划传导机制。建立以“功能、边界、指标、用途、名录”为主要手段的纵向传导体系。
全过程规划实施机制。按照《浙江省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办法》要求,建立空间利用类专项规划的目录清单,按照清单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目录清单管理。持续完善专项规划“多规合一”一张图。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开发保护策略,根据五年规划明确城市近期行动。健全完善国土空间体检评估体系,开展“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适时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维护调整。
全流程数字化规划管理和空间治理。完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乡村建设用地盘活政策、城市更新配套政策等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体系。依托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统筹空间性规划数据,持续完善“多规合一”一张图,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数字化审批改革,推动建设用地审批公平、高效运行。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和考核机制,推进规划公开监督机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各部门、各镇(街道)应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功能分区和功能定位,履行好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等职责。
附件:义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复文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