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亦不离心,心亦不离佛。
心寂即涅槃,心能即有物。
物则变成魔,无物即见佛。
若能如是用,十八从何出?
在心灵的浩渺之境,有这样一种深邃的哲思,宛如幽林深处潺潺流淌的清泉,润泽着灵魂的每一寸土地。
佛亦不离心,心亦不离佛。心,那是一片无垠的疆域,仿若星汉灿烂的夜空,深邃而神秘。佛在心中,如同明月栖于浩渺星河,是一种永恒的存在,静谧且庄严。心与佛的交融,似晨露与晨光的邂逅,纯净而美好。心是那承载万物的土壤,佛便是土壤中盛开的圣洁莲花,佛的慈悲与智慧,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心寂即涅槃。当心灵归于寂静,宛如止水无波,那是一种超脱尘世喧嚣的境界。在这寂静之中,仿若能听见时间的轻吟,岁月的细语。心的寂静,是远离了世俗纷扰后的安然,如同深山古寺里那袅袅的梵音,在空气中悠悠回荡,消散了烦恼与嗔念。这寂静并非死寂,而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宁静,如同冬日皑皑白雪下蕴藏着的春之希望,是通往涅槃之境的幽径。
心能即有物。心有着神奇的力量,恰似那造物者的妙手,能赋予万物以形。心中一念起,世间万象生。然而,这物的产生,若是被欲望所驱使,便容易走向歧途。物则变成魔,欲望如同藤蔓,缠绕着心灵,使心陷入无尽的黑暗与挣扎。那被物欲操控的心灵,就像在狂风巨浪中失去航向的扁舟,漂泊无依,岌岌可危。
无物即见佛。当心灵挣脱物欲的枷锁,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轻盈而自在。此时,心的视野变得开阔而澄澈,佛的光辉便会洒满心田。无物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一种不被物欲蒙蔽的清明。在这清明之中,能看到佛性的慈悲与宽容,能感受到那来自灵魂深处的宁静与平和。这是一种回归本真的状态,宛如赤子之心,纯净而无瑕。
若能如是用,十八从何出?这是一种对世俗固有观念的叩问,是对心灵解脱的深度探寻。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心与佛、物与魔的关系,遵循着心灵的正道前行,那些尘世的烦恼与苦难,又从何而来呢?心灵如同一片广阔的海洋,心的觉悟便是那灯塔,照亮着前行的方向。在这心的旅程中,我们要学会把握心的力量,不被物欲所左右,让佛性永驻心中,如此,方能在这纷扰的世间,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乐土,让灵魂在心灵的花园中,沐浴着佛性的光辉,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