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越来越没年味了,过年意味着各种花钱,各种应酬,各种堵在高速上的囧途(这不禁让人想起鲑鱼历经磨难,回到上游产卵时集体变红的场景),总之谈不上心情有多么愉快,小孩子才喜欢过年呢!
然而年味该怎么定义?
是味蕾上的生理反应吗?在农耕文明和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时期的人们一定会给予最充分的肯定。进入消费时代的今天则不然,人们再也不用为一口饭而操心了,饮食文化已经丰富到让味蕾麻木。
用符号学的说法,就是年味的所指已经从味蕾上滑走。它走向了亲情和友情,起到一种联络感情的社会功能。只是在这一点上,人们似乎也不敢苟同,君不见很多小伙子拜年,把礼品放下就走的现象吗?走亲戚越来越沦为形式主义。
如此说来,年味没有具体所指,它回到了观念和语言本身?也许的确如此吧!经过精神分析和解构主义的发展,人类的主体已经瓦解,意义也就荡然无存。
那么就这样任由过大年变成一个漫长而无聊假期,让它沦为时间的一个刻度?
不必悲观,至少古人已经让年味从诗歌中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