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们挥毫泼墨的绝佳题材。古代的诗词中,关于除夕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些名家笔下的除夕,看看他们如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描绘这个特别的夜晚。
一、白居易的《三年除夜》
说起描写除夕的诗,首先,白居易是最绕不过的一位。他的一生,写除夕的诗,不下二十首,其中的《三年除夜》,应该是描写除夕细节最详,除夕趣味最浓 ,也是白居易老来最透彻顿悟的一首诗。诗道:”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气,迢迢岁月长。”作者用一连串叠词,把过年的意义充分的具象化了,情不自禁的会把人代入进去。”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诗句细致的描写家庭和谐欢乐、共庆佳节的场景,同时也抒写了诗人年高心淡、无欲无求的心境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读来令人如入其境,场景如在眼前的温馨一幕。
二、王安石的《元日》
提到北宋的王安石,他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可谓是除夕的经典之作。想象一下,除夕夜,家家户户点燃鞭炮,轰隆隆的声响犹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似乎在告诉每一个人:“快来啊,旧的一年要走了,新的一年要来了!”而“春风送暖入屠苏”更是让人心生暖意,屠苏酒是古人过年时的传统饮品,喝上一口,暖流涌上心头,仿佛一切烦恼都被驱散。
王安石用这两句诗,既描绘了热闹的节日气氛,又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可见,古人过年,喝酒是必不可少的,看来这“屠苏”不仅是酒,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啊!现代人也许可以借鉴一下,别光顾着忙着工作,偶尔也要放松心情,喝一杯屠苏,迎接新年的到来。
三、戴复古的《除夜》
再来说说南宋的另一位诗人戴复古,,他的《除夜》中写到:“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洁静而庄重的画面,诗人通过打扫屋舍、点香祭拜的动作,表达了对新一年的期待和敬畏,仪式感满满。接着,”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夕的独特氛围。万物都在告别寒冷的冬季,迎接新春的到来。旧岁将尽,新春伊始,除夕是这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这两句诗进一步除夕的热闹和喜庆。火盆里的火燃的正旺,鞭炮声不绝于耳,这是除夕特有的热闹氛围。诗人对除夜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旧年的不舍和对新年的期待,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深深祝福。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通过古人的诗句,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除夕的热闹与温情,更体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古代文人以幽默风趣的笔触,描绘了除夕的种种场景,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享受生活的美好。
所以,亲爱的现代人们,在这个除夕夜,放下手机,关掉电脑,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喝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吧!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