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位于义乌的佛堂镇,海拔高达643米,是八素山的支脉。因坐落于第八保,所以名为”八保山”,有民间传说,山中藏有八宝,又称“八宝山”。义乌城区出发,驱车25公里半个小时的路程,即可来到山脚了。


冬日清晨,山间萦绕着薄雾,随着太阳升起,薄雾渐渐散去,天空变得湛蓝,阳光明媚却又不失柔和,无疑为八宝山探秘行增添了许多乐趣和惬意。佛堂作协的文友,喊着“八宝,八宝,满山是宝”的口号,自深塘水库的怀抱中启程,沿着蜿蜒的山阶步步攀登。山路两侧,野花犹如繁星点点,绚烂绽放,草木郁郁葱葱,织就一幅生机勃勃的绿意画卷。空气中,泥土与花草的清新香气交织缠绵,每一次深呼吸,都仿佛是在接受一场净化心灵的圣洁洗礼。
偶尔间,几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划破山间的宁静,为这方天地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行进间,蜜蜂与蝴蝶在花间追逐嬉戏,茶梅则如同青涩的少女,含苞待放,羞涩而纯洁。此外,还有一种名为“刺梅”的野果,一串串红得晶莹剔透,挂满了枝头,甜中带酸,别有一番风味。然而,若不慎被其刺扎到手,也会带来一丝钻心的疼痛。我们一边奋力攀爬,一边采撷这自然的馈赠,心中那份“寻宝”的期待,让前行的脚步变得轻松而愉悦。

提及“八宝”二字,人们不禁联想到那些珍贵的宝物或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仿佛这是一个山川秀美、物产丰饶的世外桃源。据传,山腰深处隐藏着一个深邃的银坑洞,洞中居住着金水牛、金黄狗、金猫、金山羊、金公鸡、金母兔、金山鸡和金乌龟等神奇生物,正是这些宝贝赋予了八保山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心地善良的穷小伙名叫陈三,他的家中连茅草铺的稻草都拿不出翻新。那茅草铺年久失修,一到连绵雨天,便散发出一股浓重的霉稻草气味。有一年,秋雨绵绵,直到中秋时节,天空才终于放晴。而陈三家那茅草铺散发出的霉稻草气味,在秋风的吹拂下,悠悠地飘进了深深的银坑洞。洞中的金水牛,对霉稻草情有独钟,它一闻到这股气味,便饥肠辘辘,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洞品尝。
这天夜里,陈三孤身一人,在门前月下编草席,突然,银坑洞方向传来鸡鸣、狗叫、羊唤的声音。陈三抬头一看,只见月光下一片金灿灿,一头金水牛领着一群金宝贝朝自己家走来。 陈三为了看个究竟,就悄悄地躲了起来,只见金水牛闻了闻霉稻草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其他金宝贝也找着自己爱吃的东西,在月光下津津有味地吃着。吃了一会,金水牛领着这群宝贝走回了银坑洞。
陈三回到家门前一看,真是惊呆了:满地都是黄灿灿的金子。原来这群金宝贝吃饱之后,拉下了满地的金屎,陈三把这些金子收拾起来,第二天,把得到的金子分送给邻里乡亲。 说也奇怪,此后,金宝贝每天夜晚都出洞来吃东西,并且每次总是拉下一地的金屎,陈三也总是把每天所得的金分送给穷乡亲们。 陈三得宝的消息很快传到县官刮地皮的耳朵里。他派人把陈三抓去监禁。他要趁这群金宝贝都出来的当儿,把它们一个个都逮回家去,让它们天天在自己家里拉金子,下金蛋。
也是一个月圆的夜晚,他带人来到八宝山,并且派人埋伏在陈三破茅草铺的周围。等呀等,等到夜深人静,只见金灿灿的一片,金水牛领着金宝贝们从银坑洞慢慢走了出来,刮地皮此时高兴的劲儿真是无法形容了。他怕这些金宝贝在自己眼前溜走,还没等它们走到门前,就“哐当、哐当、哐当”敲起捉拿的信号。谁知这些金宝贝最怕锣声,一听到敲锣就没命地往银坑洞逃。金乌龟爬不快,被刮地皮捉住了。
刮地皮把金乌龟捉回府后,满心希望它天天拉金屎。可是金乌龟不吃东西,也不拉金屎。刮地皮没有办法,只好把陈三从监牢里放出来,叫他来喂养。说也奇怪,金乌龟一看到陈三,就慢慢地向他爬去。陈三喂东西给它吃,它就一个劲地吃,肚子越吃越大,越吃越大。 一天,金乌龟突然开始拉屎了。可它拉的不是金屎,而是很臭的乌龟屎。它到处爬,到处拉,弄得整个官府臭气熏天。刮地皮狗急跳墙,命令衙役拿火烧死它。这一烧不要紧,金乌龟着火了,它到处乱爬,爬到哪里,哪里的房子就起火,把整个衙门都烧着了。
刮地皮眼看逃不了命,怒火往陈三头上发,死死将陈三拖住不放。 火趁风势,越烧越大。刮地皮化成了灰尘,陈三和金乌龟化成了金水。这金水从衙门流出,一直往下流,顿时成了一条江,放出了耀眼的金花。 衙门烧光了,金水慢慢的冷了下来,变成了潺潺的清水。这清水世世代代灌溉着沿江两岸的庄稼,养育着沿江两岸人民,这江后人称之为义乌江。
行至半山腰之处,只见一个深邃莫测的洞穴赫然眼前,洞口处涌动着一股清冽的泉水。有热心的村民慷慨赞助,为这股清泉接上了引流管,方便人们取用。文友们争先恐后抢着喝圣水,至于这个洞穴是否为传说中的银坑洞,就无从考证了,听闻八宝山周遭散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银坑洞。

据陈松民老师所述,早期新婚夫妇皆会上山来此接水饮用,相传饮此水后能喜得贵子,虽为戏言,或许是因为八宝山上的水源富含碱性矿物质吧。此番言论不禁令我回想起在倍磊街采风时,陈书记提及倍磊西溪的源头亦源自八宝山,饮用西溪水之人皆为勇猛武将。值得一提的是,八宝山亦是戚家军的发源地,当年陈大成与盗贼因护矿而发生的械斗事件正是在此地上演,这一事件也铸就了戚家军的威名。
相传,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学家与中医学家葛洪,曾在被誉为八保山的八宝山上炼制丹药。在炼丹之余,他不仅广结好友,还在一块宽阔平坦的巨石上,与友人悠然对弈,享受着闲适的时光。因此,后人将葛洪炼丹之地尊称为葛仙峰,为了纪念这位传奇人物,当地民众特地在遗址之上修建了“葛洪古庙”。此外,诸如葛仙村、葛溪等地名,也因其与葛洪的深厚渊源而沿用至今。


这些流传已久的传说,无疑为八宝山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奇幻色彩。探访八宝山,真可谓不虚此行。这里确实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水宝地,蕴藏着许多难以用科学常理来解释的奇妙之处,正等待着后人去发掘、去揭秘。
文/詹雪芬
摄影/王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