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胃溃疡”,都说小毛病
但它其实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影响日常生活不说,若不及时治疗
还可能引起癌变
近日,义乌市中心医院又成功开展一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转化性治疗,实现了让癌细胞在其体内减少、坏死,并顺利实施了远端胃癌根治术,为该患者长期生存创造了条件。
在于吉人教授带领下,浙大一院胃肠外科已开展千余例“三明治”疗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024年11月,于吉人教授受浙大一院委派到义乌市中心医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他把这项技术带到了中心医院。至此,中心医院采用“三明治”疗法(即免疫联合化疗→手术→免疫联合化疗)为多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去年,75岁的吴大爷(化名)突然出现中上腹部隐痛,持续了一周都未曾缓解,便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义乌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就诊。
经电子胃镜检查发现幽门管巨大溃疡增殖性病变,结合CT发现胃窦部占位局部侵犯浆膜层,肿瘤性病变伴周围淋巴结转移,最终病理活检确诊为溃疡型胃癌,临床分期T3N2M0(T3是指癌细胞已经侵犯至浆膜层以及临近周围组织,N2提示已经出现多处淋巴结转移,M0是指肿瘤未出现远处转移和侵犯其他临近器官)。
“能手术吗?什么是溃疡型胃癌?还能活多久......”看到检查结果,忧心、茫然、绝望等情绪围绕在吴大爷家人身上。
溃疡型胃癌是胃镜下的表现,包括息肉型、局部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弥漫浸润型。溃疡型胃癌按发生机制有两种:一种是由于遗传、饮食、长期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诱因的作用,已经发生胃癌,胃癌细胞因为生长过于旺盛,肿瘤组织供血供氧跟不上,部分癌细胞被“饿死”,从而形成溃疡。另一种是原来的溃疡长期不愈,溃疡周边细胞受炎症等各种因子长期刺激,发生异变,变成了癌细胞,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溃疡“恶变”。
“患者肿瘤分期较晚,周围淋巴结较多,不适合立即开刀手术,建议先新辅助化疗。”胃肠外科团队对吴大爷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并邀请于吉人教授共同会诊,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先为吴大爷采取免疫疗法+化疗的联合治疗方式。
免疫疗法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而化疗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使免疫细胞更容易进入肿瘤组织,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免疫疗法与化疗的联合使用在中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经过5个疗程的治疗,再查CT发现吴大爷胃部原发病灶显著缩小,淋巴结基本消失。治疗效果很好,分期降低至T3N0M0,具备了可以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条件。
术前,在于吉人教授带领下,胃肠外科团队与血液内科、肿瘤科、营养科、肝胆胰外科等专家进行了多学科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期预案。
历经三个半小时,于吉人教授与胃肠外科团队紧密配合,先行腹腔镜探查腹腔内情况,确定符合手术指征,改中腹部切口,逐层进腹,分离组织、离断血管,充分游离远端胃,进行远端胃切除、胃周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等操作,手术顺利完成。切除标本病理活检显示:标本切缘、淋巴结均为阴性。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吴大爷恢复良好。“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饮食方面要少食多餐,从易消化食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加强营养补充,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多吃鱼、虾、豆制品、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油炸、腌制、辛辣、生冷食物这些食物不能碰……”医生再三嘱咐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建议患者定期随诊复查,继续使用几个周期的药物巩固治疗成果,降低癌细胞复发、转移风险。
对于经久不愈的胃溃疡,要警惕有“溃疡型胃癌”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病人
胃溃疡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嗳气,通常在饭后1-2小时之内出现,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上述规律,变成不定时发作,持续隐痛,要高度警惕癌变。另外,胃溃疡患者出现明显的不断加重的消瘦、柏油状黑便、便血、左上腹部出现包块等症状时也要尽快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
筛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关键,胃镜检查被称为胃癌诊断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中老年人、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家族史等,建议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胃癌被形容成 “被喂出来的癌症”
与日常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于吉人教授再次提醒,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要养成规律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胃部负担;减少高盐、腌制和熏制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避免食用太烫的食物;规律三餐,进食速度放缓。
依托浙大一院的优质资源,医院将持续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聚焦临床需求与诊治难点,推进高质量临床研究开展与成果转化,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满足广大患者个体化、精准化的诊疗需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名誉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胃肠道间质瘤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顾问,原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肠内肠外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胃肠道间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胃肠道肿瘤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和转化治疗。在胃肠间质瘤治疗方面很有特色。主持多项胃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