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闹海——申公豹的职场之路
文/曹翔斌
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叛逆的哪吒,不是孝顺的敖丙,也不是搞笑的太乙真人,而是反派结巴的申公豹。
是的,就是这个看起来威风八面的申公豹——实际上却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打工人牛马。正如他自己在第一部《魔童降世》所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正因为他是一个豹子精,纵然作为元始天尊的徒弟,也早早地打上了妖族的标签。于是乎,原本的升职加薪的机会——十二金仙的最后一个名额,也与他失之交臂。元始天尊连装都不装,直接把这个名额给了太乙真人,甚至把教导灵珠的机会,也偏心给了他,其实也就是到基层去镀镀金,锻炼锻炼,回来就成为十二金仙之一。
而反观申公豹,作为一个异类,作为一个寒门学子,家里既没有权,也没有钱,毫无任何深厚的背景,完全是凭着自己后天的努力与勤奋,才成为了玉虚宫的一员,成为元始天尊座下的徒弟。或许他从来都不是最优秀、最有天赋的,但他绝对是最勤奋、最孝顺的。这点从他把省下来的丹药全都留给家人就可以看出来。申公豹知道自己比不过太乙真人根正苗红,所以他只有比他更加勤奋,以期望有一天师尊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改变对自己的成见。可是哦,他忘记了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且,作为高高在上的仙人,元始天尊又怎么会看得上身为妖族的申公豹呢?!
所以,他做的一切,必然是无用功,纵然他再怎么优秀,取得再大的成就,也是徒劳的,皆因他早早就被打上了“标签”,而这个“标签”是跟随他一辈子的。
他跟哪吒与敖丙不同。他们都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一出生就饱受万千宠爱于一身。尤其是哪吒,就因为师父是太乙真人,直接就可以“走后门”,不用千山万水跋涉,直接就可以到大师伯面前接受入驻玉虚宫的考验。这就是作为“官二代”以及“仙二代”的特权。这是出身贫寒的“创一代”申公豹所远远不敢想象的。可想而知,为了进入玉虚宫,为了获得编制,申公豹付出了多大的艰辛,吃了多少的苦,这恐怕是哪吒无法想象的。
作为十里八乡的“凤凰男”——唯一一个进入玉虚宫的申公豹,他不过是想要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他不甘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连问都不问一下自己,就这么眼睁睁地被师尊给了太乙真人。可惜的是,职场就是这么残酷,努力与勤奋,从来都不是必选项,唯有背景与身份,才是王道。世界,本来就是这么现实,没有关系,寸步难行;有了关系,一路畅行。
也因此,申公豹才会进入大师兄一派,干着最脏的活儿,受着最累的劲儿,成为了一个“反派”。他只是想再进一步,成为父亲的骄傲,成为弟弟的榜样,也成为十里八乡妖怪们的神话。是的,他没有错,有错的只是这个“裙带关系”的世界。无钱无权无背景的他,只能成为太乙真人的垫脚石与背景板,永远地落在他的身后。
申公豹的职场之路,不可谓不残酷,明明离经理之位只有一步之遥,却仿若咫尺天涯,有着十万八千里之远。
申公豹的形象,不正是对应着千千万万个你我吗?寒门学子,一向都不为资本所注意。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后代以及关系网,有什么利益,早早就瓜分了,分给寒门的只有无关痛痒的部分。也正是这么一代一代地发展,资本长盛不衰,而寒门更加没有了出头之日。百分之二十的资本,永远掌握着百分之八十的资源,这是多么现实而又残酷的一个真相。
拼不了关系,拼不了爹,那就只能拼自己,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于是,申公豹只有先成为不想成为的自己,以后有机会再做自己。先做别人的影子,再做成为自己的自己。
个人还是真希望申公豹能够成功,逆袭得到经理的职位,从打工人成为万众瞩目的领导层,吐出心中的那一口恶气,成为万千寒门学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