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龙灯是义乌正月里最盛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元宵节前后,各个村子的龙灯便开始“刷屏”模式。迎龙灯在义乌历史悠久,在义乌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迎龙灯就已入选,同时,它还是义乌“十大民间风俗”之一,可见迎龙灯早已成为义乌市民标志性的“乡愁记忆”。
2月12日凌晨2点,义乌市赤岸镇南青口村室外气温已接近0℃,此时村子里王龙泽状元馆前的一块水田却被上千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在期待由128节板桥拼成的龙灯下水,这也是义乌唯一一条在水田里盘的龙灯。南青口村党支部书记金君斌说,他们村迎水田龙灯可追溯到数百年前,是当地村民在长期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习俗。历经世代传承,迎水田龙灯现在逐渐演变为集艺术、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成为南青口村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冬夜寒冷,现场却没人离开,反而越聚越多,2点20分,龙灯越过山岗,凌晨3点,震撼人心的时刻来了。百余位好汉,水田踏浪,此刻义乌敢为人先的勇气在一声声呐喊中具象化;队伍中的年轻人,脚步略显生涩艰难,但肩上的龙灯,烛光闪耀、灵动坚毅,不时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磅礴厚重与新潮力量的勇毅无畏,此刻,文化的传承也具象化。
我们迎龙灯迎的是什么?迎龙灯是对传统民俗的文化传承,迎出的是满满的烟火气,是对义乌精神的热烈表达;更重要的是,我们迎的是团结奋进的新力量、欣然向上的新生活,以及追逐美好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