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712 天 [LV.9]以坛为家II
义乌热线特约专家
 
- 积分
- 31395
- 金钱
- 16922
- 威望
- 745
- 精华
- 4
- 注册时间
- 2013-10-8
|
温馨提示:
1、本人所发表的所有观点,均不代表真理,这只是我从业30多年以来专业的结晶以及个人对人生的感悟所得,呈现出来仅供各位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有不同看法,欢迎讨论,但不接受无端的攻击;
2、本人所表达的态度和观点,均为真实的想法,不因面对不同的场景而有变化;
3、出于保护当事人隐私的需要,文中所提到的人物的信息均已作技术性修改,读者不要去猜是谁、发生在何处,更不要轻易对号入座。
近些年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门诊遇到形形色色的未成年人已经不是罕见的事,见到初中生、高中生吃精神药品,或者看到在手臂上划得满目疮痍的,都已经变得麻木了,不再像当初那样会有心悸的感觉。然而,情况并非只停留在这样的阶段,出乎意料的情况还是会不停地出现,让我自以为已经麻木的心灵发出深深的叹息。
案例1:
朱某,女,14岁,本市某著名初中的初三学生,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就诊,目的是药物吃完了来配药,家长的要求是按照上一次的药物的种类、数量一样配就好。本来呢,这是司空见惯的事,配完药也就完事了。可当我看到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女一副麻木表情的样子,忍不住就多问了几句。
“小姑娘,再过一段时间就要中考了,如果给你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你想去哪所学校读书?”我问。
“不知道。”
小姑娘的回答让我挺意外的,可我不甘心,觉得可能上学让她限制了想象,然后接着问:“那如果你拥有完全自由的选择机会,在中考后,你会去想做什么?”
“不知道。”依然很简洁的回答。
记得我在某职校上心理健康课的时候,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也曾问过他们类似的问题:“如果现在让你们自由选择的话,你们还会继续在教室里吗?”
他们的表现极其精彩。“不会,我会马上回家。”“我会以光一样的速度冲向校门,然后回家。”
我接着问:“回家后干啥呀?”
答案更多了。“我要玩游戏!”“我要睡个三天三夜!”“我要去看动漫!”“我要去隔壁城市旅游!”。。。。。。
这个小姑娘的回答与职校学生的反应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大概这就是了。我无法想象,这个对未来没有任何憧憬的小姑娘,她将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此时的她的母亲站在一旁,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似乎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案例2:
毛某,女,18岁,我市某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原因是孩子在学校里感到心情不好、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向父母提出不住校,改为走读。父母担心孩子走读的话,没有学校、老师的监管,孩子会分心,可能会沉迷于手机或游戏。所以带孩子前来,希望我能劝说孩子放弃走读的想法,继续住校。毕竟,很快就临近高考了,这点时间,忍忍也就过了。
在与孩子交流了一些情况后,我问了她一些貌似与求助无关的问题。
“你想报考哪所大学?”
“当然是尽可能好的大学了。”这回答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那你想报什么专业呢?”
“啊?没想过。”
“大学毕业以后,你会去从事什么职业?或者说,你想去干什么工作?”
“不知道。”
同样的问题我一样也问过职校的学生。
“你将来会从事你现在所学专业的工作吗?”
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回答:“不会。”
“那你想去做什么?”
回答五花八门:“我要去学美甲!”“我会去学美妆!”“我要去学服装设计!”“我要养爬宠!”。。。。。。
我无法去评价两种不同表现的差别。有一位孩子的家长对职校生的愿望嗤之以鼻,觉得那都是底层人的生活目标,算不得高大上。她的话让我想起了一位退休美国科学家的童年愿望:他想做一个火车司机。最终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只能退休后去弥补。
案例3
张某,女,14岁,我市某乡镇中学的初二学生。在父亲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原因是吃了药以后,原有的不舒服的反应如头痛、夜间睡眠等问题改善不明显,问我是否需要调整一下药物。
我一看就诊记录,嚯,这女生已经服药两年多了,药物种类达四、五种之多,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
或许并不是个好习惯,我总会去问一些其他的问题,这次也不例外。
“小姑娘,你觉得你真的有病吗?”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问题好像捅了一个马蜂窝一样,这小女孩一样子炸了。
“当然是有病了,难不成我是装的?!这么多的医生都说我有病了,难道他们全是误诊了?”
“哎,我不去管其他医生的观点,我想听听你自己的看法。”我小心翼翼的继续问她。
“杭州、上海的医生都说我有病,你却在说我没有病,难道你比他们都厉害?!那你为啥还待在这个小医院,不像他们那样去大医院上班?”
“我。。。。”
没等我继续表达,她大喊一声:“不用说了,说再多我也不信。”
我不甘心:“那你希望我做点什么?”
“不用了!”
“那还配药吗?”
“不配了!”说完甩头跑出了诊室,留下目瞪口呆的我和她的父亲。
小女孩父亲小心翼翼地对我说:“对不起了,你别生气啊。”
“我没有生她的气,我是生你的气。你是怎么把孩子弄成这般样子的?!”那一刻,我对他真的没好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