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3155|回复: 1

从义乌到世界 “语言密钥”开启全球商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261

主题

144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80
金钱
12623
威望
936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7-31
发表于 2025-3-19 09: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鸡鸣山社区西语课堂上,负责人罗丽正在与学员热情互动。

经营户赵晓玲当天的学习卡上记录着满满都笔记

鸡鸣山社区家门口汉语培训班上,众多外国友人在认真向老师学习声调。

“Which colour would you like?”上午8点40分,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中庭处已响起此起彼伏的英语朗读声。经营户们一边捧着笔记本齐声朗读,一边仔细写下知识点。对这些经营户而言,新一天的生意经不是从询价声开始,而是在英语练习中开启。

这一场景在“世界超市”义乌早已司空见惯。擦鞋阿姨能飙英语拉客,夜市摊主能用阿拉伯语介绍商品,市场老板娘能用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接待客户。过去靠着计算器和手势语闯天下的义乌商人,如今个个揣着“语言百宝箱”,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都不在话下。与此同时,义乌方言却成了外商的“秘密武器”。

义乌,不只是一片创业热土,也是一片学习语言的沃土。无论是本地人学习外语,还是外商学习中文,都充分彰显了语言在商贸发展中的强大作用。在这阵外语热潮背后,折射的是万千在义创业者勤而好学、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

AI赋能 人人都能“说”多国语言

对于众多扎根在义乌的外贸行业从业者而言,语言在推动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然而,语言学习之路往往漫长且充满挑战,AI技术的加持则让从业者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成本跨越语言障碍,将生意拓展至全世界。

AI技术的破局来得恰逢其时。近期,随着DeepSeek与AI技术在外贸领域的广泛运用,义乌市场的经营户只需对着镜头说出简单的“一二三四五”,再配上由DeepSeek生成的文案,10分钟后,AI小程序便能生成克罗地亚语、瑞典语、法语等超30种语言版本的宣传视频,精准定位客户群体,大大提升沟通效率。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诸多经营户从中受益,也吸引着更多人加入外贸行业。邓小琴便是其中之一。“前段时间,我在视频号上刷到了义乌老板娘傅江燕的视频,这才知道原来在义乌不会说外语也能将产品卖到全世界。”邓小琴来自湖南长沙,对义乌商贸的活力深感好奇与震撼。正处于创业瓶颈期的她,当即决定来到义乌向傅江燕求教,希望通过学习AI技术来打破语言壁垒,寻求新的商机。

在傅江燕的悉心指导下,邓小琴感受到了AI创作的神奇之处。录制视频、输入关键词、生成文案、转化视频,仅耗时10分钟左右,邓小琴便完成了自己的首个多语言宣传视频。她惊喜地发现,通过DeepSeek生成的文案自然流畅,翻译精准,形成的AI视频也格外生动逼真。邓小琴表示,接下来她考虑继续留在义乌,慢慢摸索如何将AI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外贸业务中,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义乌,邓小琴只是万千创业者中的一员。在AI赋能下,人人都能“说”多国语言。那些曾经困于语言壁垒的义乌商户,摆脱了过去有限的宣传渠道和通过计算器沟通的窘境,让更多的好产品被世界看见。

外语学习蔚然成风 助力拓市场增订单

AI技术在外贸业务拓展方面的前景固然广阔,让众多经营户受益匪浅,然而,AI并非万能。尽管AI能高效翻译多语言,但它无法完全替代人际交往中的日常沟通。因此,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这股外语学习的风潮正在义乌这座商城涌动得愈发强劲。

每天早上,经营户赵晓玲提前出现在国际商贸城二区29号门中庭参加外语晨练培训,并在课前拿出笔记本复习前一天的内容。这样的晨练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谈及学习英语的初衷,赵晓玲感慨道:“不学不行了,现在很多外商都是单独来市场采购的,必须掌握好英语才能和他们顺利沟通,努力拿下订单。”赵晓玲说,之前自己曾因为不会说英语错失了许多机会,现在通过晨练培训,她的英语水平显著提升,与外商交流也更加自信。“每天早上晨练后,我就回到店里整理笔记,像这样的笔记本已经足足攒了5本。”赵晓玲指着笔记本自豪地说。

老板娘傅江燕也是外语晨练培训的一员,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傅江燕将袜子生意做到中东、南美、南非等地,每年销量超2000万双。记者见到傅江燕时,正逢采购商林雪冬在店内下订单。林雪冬在牙买加经营着一家商超,她表示,自己在外经商多年,每当见到国内有新颖、优质的百货产品,总会第一时间介绍给客户,并引进至当地市场。与傅江燕合作近7年,这次又迅速下单了2万余双袜子。“我在网上看到了老板娘发布的多语种视频,新奇得不得了,马上分享给当地的客户看。”林雪冬说。

“最近,像这样因为看了我的视频找上门来合作的客户越来越多。不仅提高了达成合作的概率,也向外商展现了义乌老板娘的与时俱进。”傅江燕说,同天上午,来自西班牙的采购商无意间在视频号上刷到了她的视频,被其流利的西班牙语吸引,当即取得联系。5分钟后,采购商便带着20余款样品出现在傅江燕的店铺中,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西语课堂人气旺盛 整合资源形成链接

掌握西班牙语,对义乌市场经营户拓展市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每周四晚上7点,鸡鸣山社区的西语课堂总是座无虚席。不同职业、年龄、肤色的学员们聚在一起热络交流,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同学们先来跟读一下,Los calcetines que vendo son de poliéster,我卖的袜子是涤纶的。”西语课堂负责人罗丽手持麦克风穿梭在课堂中,学员们都昂着头,大声朗读。坐在前排的学员陈亚玲是义乌市迈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这位在义乌生活了二十年的新义乌人的笔记本上,已密密麻麻记录着颜色、数字、商务问候等实用词汇。

“我们公司95%的订单都是外贸,面向非洲、俄罗斯、南美等市场。如果要继续拓展更大的市场,只会英语和阿拉伯语是不够的。”陈亚玲说,做生意时经常会碰到只会说西班牙语的客户,这让她很为难,只能借助翻译软件交流。今年,陈亚玲的朋友通过视频号了解到鸡鸣山社区的西语课堂,两人一拍即合,立刻提交了报名申请。虽然陈亚玲只学习了一个月,但由于有英语基础,所以学习西语的效率特别高,现在已经可以用西语简单交流了。

在教室前排,义乌继恩塑业有限公司经营户夏杨志正协助分发学习资料。作为较早一批加入西语课堂的学员,他见证了这个公益课堂从三四十人小班到百人课堂的蜕变。“有时学员来得太多,只能搬椅子坐在教室过道听讲,笔记要摞在腿上记录。”夏杨志说道。去年8月,他来到鸡鸣山社区西语课堂结识了罗丽,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朋友,经常商量着如何更好地运用西语课堂平台为学员们创造更多元的价值。

夏杨志指着教室里肤色各异的学员介绍道,这里有留学生、市场经营户、跨境电商从业者,也有货代公司、物流公司的负责人,汇集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大家各有所长,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强有力的链接,互帮互助。他认为,西语课堂是一个促进结对的平台,学员不仅能够掌握一门新外语,更好往外拓展市场抢订单,也能向内挖掘本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未来我们计划面向西语课堂学员开设‘国际游学’,第一站先去西班牙,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审美偏好,实地调研结束后回国,再计划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带领我们的学员真正做到‘海外电商本土化’。”夏杨志说道。

汉语学习热潮涌动 外商积极融入义乌

值得一提的是,在义乌这座商贸城市中,不仅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热情高涨,众多外国人也正积极投身汉语学习,加速融入当地生活。在被誉为“联合国社区”的鸡鸣山社区,每晚都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这里的“家门口汉语培训班”春季学期刚于3月初开课,吸引了来自哥伦比亚、俄罗斯、卢旺达等28个国家的80余名外国人。每堂课上,大家聚精会神地跟随老师学习汉语,不少人时常掏出手机录下教学视频,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不断有学员加入进来。

来自尼泊尔的夏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认真地听着大家学习声调。“我是陪妻子一起来学习汉语的,她见我平时常用汉语与人交流,深受鼓舞,于是决定今年和我一起学习。”夏凯在义乌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产品远销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回忆起刚来到义乌时,夏凯表示:“当时我只会说‘你好’‘多少钱’等简单的汉语,在与经营户交流时,我会主动向他们请教,他们也十分乐意教我。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交流中,我逐渐掌握了汉语。”如今,夏凯已在义乌生活了7年,他深切体会到,在义乌生活、工作,汉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叫吴傲山,我的朋友们都叫我老吴。”在鸡鸣山社区二楼教室内,来自也门的外商吴傲山正一丝不苟地练习书法。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绍说,自己不仅对汉语充满热情,还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书法情有独钟,因此便带着朋友和孩子一起参与进来。

作为义乌的“洋女婿”,吴傲山平时就与妻子相互学习英语和汉语,有时还会说上几句地道的义乌话。他感慨道:“今年我正在创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工作沟通还是日常交流,汉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学好汉语,傲山每天都尽量使用汉语与人交流,他希望能够更快地融入义乌,主动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采访札记

从“鸡毛换糖”的货担郎,到“世界超市”客商云集,每每探究义乌商贸发展背后的密码,总也绕不开语言这一关键力量,更离不开义乌商人勤奋好学、敢于尝试、敢于突破的精神品质。在义乌市场兴起的这股外语学习浪潮,不仅是打开市场的“钥匙”,更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彰显着义乌商人拥抱世界的自信。

走在国际商贸城,你可以看到外商与市场经营户热情交谈、询价下单的场景,也能见到学外语、拍视频、用AI的生动一幕。就像当年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货担郎,如今的义乌商人正以语言为工具,架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将义乌小商品销往全球。这不仅是义乌商人的顺势而为、主动融入,也是新时代“鸡毛换糖”精神的生动体现。?(来源:义乌商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新农村人 2025-3-19 12:37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91

主题

1万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73
金钱
50842
威望
101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10-8
发表于 2025-3-19 12:3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