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防压力性损伤
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因此,在为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勤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为宜,同时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衣物。
2. 加强呼吸道管理
每天定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及咳痰、咳嗽等动作,同时还应定期为其翻身拍背,方法为自下至上、由外向内进行。
3. 预防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骨折后卧床期间,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关节功能的相应活动或主动训练,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如踝泵运动,主要包括踝关节的环绕运动以及屈伸运动等。
4. 促进消化吸收
老年人在骨折后容易出现消化功能变差等情况,比如食欲较差、便秘、腹泻等,应结合老年人体质的差异调整其消化功能。对于便秘患者,可以为其应用一些有利于通便的药物及食物来改善和缓解;对于腹泻患者,应为其积极调理饮食,改善饮食结构,避免营养不良。
5. 关注心理健康
在为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及情绪变化,与患者多进行交流,给予适当的安慰及鼓励,使其鼓起面对疾病及治疗的勇气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