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金牌会员
 
- 积分
- 12399
- 金钱
- 6410
- 威望
- 1738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21-7-13
|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公布了2024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和授予“神农鼎”单位名单,义乌市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全省前列的优异成绩,成功晋级浙江省首批“神农鼎·银鼎”县级市。 
“神农鼎”是目前浙江省乡村振兴领域的最高荣誉,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的设区市和前20名的优秀县(市、区)授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神农鼎·铜鼎”,累计3次获得“神农鼎·铜鼎”的授予“神农鼎·银鼎”。 在这尊沉甸甸的“神农鼎”背后 义乌是怎样 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呢? 和小布一起来看看 ↓↓↓ 2024年,义乌市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市“三农”各项工作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全市农林牧渔及其辅助活动总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407元,增长7%。 
资料图 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3.41万亩,总产量4.8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3.13万亩,产量23.79万吨。生猪出栏21.5万头。渔业养殖面积1045公顷,水产品产量4440.5吨。 科技赋能提产能。建成10个省级高产千亩片、17个单产提升示范畈,早稻亩产652.83公斤位列全省第四。 农田建设强根基。建设高标准农田5500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农田水利设施覆盖面积1.39万亩。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新增农业标准地5142亩。建成省级“三基地”2个,新增省级农事服务中心项目1个。

陈洋波 摄 构建“两镇三区两链”现代农业格局,激活乡村经济动能。 平台矩阵成型。义亭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重大项目带动形成食品健康、中药饮片产业集群。 品牌集群崛起。新增“蒲墟南货”区域公用品牌,“大陈小集”等影响力扩大,打造特色鲜明的义乌农业品牌。 经营主体壮大。制定《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新增农业龙头企业7家,累计65家。

资料图 推进“千万工程”升级版,实现三大跃升。 美丽版图迭代。新增省级未来乡村3个、金华市未来乡村8个,和美乡村覆盖率超60%,获批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和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全面完成苦竹塘村项目建设,成功申报第十二批(2024年度)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雅端村。 基础设施拓展。完成农房改造2154栋,村道提升44个村。加快农村生活垃圾“两定四分”模式迭代,累计建成“两定四分”村252个、投放点位957个。8座省级示范性公厕、75座省级星级公厕实现规范运维。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12.5公里,新建农村新能源公共充电桩433个,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12个,行政村天然气覆盖率达23%。 公共服务升级。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7所,新增学位12150个。完成新(改、扩)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9家,新增健康站4家,村卫生室规范化率达94.87%。

资料图 多轮驱动谋发展,多措并举促共富。 村集体经济倍增。442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超50万元,其中311个突破百万。推进重点提升片区建设,落地乡村产业项目18个。 就业帮扶提质。开展“春风送岗促就业”系列活动166场次,举办招工引才活动203场。开展来料加工培训15场次、“供富大篷车”下乡9次、新建共富大棚2万平方米,培育共富市集27个。 精准兜底保障。健全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帮扶机制,开展重点群体帮扶3万人次,帮扶覆盖率达100%。 乡村人才培育。引育现代“新农人”2702人、农创客255人。

资料图 从“三年三鼎”的跨越到“铜转银”的升级,义乌始终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将始终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奋进姿态,让乡村振兴的齿轮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