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2414|回复: 11

邹鲁散文:云溪之门的光阴叙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1

主题

57

回帖

75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50
金钱
3332
威望
4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8-27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邹鲁散文:云溪之门的光阴叙事

 

⊙作者丨许庆军

东方熹微晨光漫过石牌坊上“云门村”三字木匾,照到陈氏宗祠,折射出历史曾在这村旁的云溪,显影为新与旧交替、虚与实交织的波皱。

这一天一扫前几日的阴雨绵绵,时在2025年4月13日,正是春和景明之日,应邀参加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再走英雄路,重访云门村,讴歌新时代”文学采风活动,踏入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云门村。

 

 

 

云门,这个名字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我曾多次到访过这里的云溪、云溪村,可对于云门村,却是知之甚少,甚至不被所知。而云门,究竟是那虚幻缥缈,如同隐匿于云雾间的“云之门”,还是那洋溢着人间烟火气,与云溪紧密相连的“云溪之门”呢?

 

我想,这里古时云溪之上或溪畔,一定有一幢气势辉煌的门。

从提供的《云溪简志》里的手绘地图看,旧时云门村是南东北三面云溪半围的,在东面溪旁有殿以及陈氏祠堂,想必在这里或一处,溪滩上岸后进村会有一个门,这门是木门、还是石门?

建造时间显然不久远的云门村口石牌坊,是对这个村庄的第一印象。

远远望去,云门村村口牌坊巍峨耸立,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伫立在时光的长河畔,见证着村庄的风云变幻。正面上方木刻“云门村”三字牌匾,古朴厚重,似是从岁月深处缓缓走来,每一笔都镌刻着村庄的悠悠过往。

两侧青灰色的高大石柱,浸染着江南烟雨。楹联上“龙脉绵绵东来紫气迎一村,云溪汩汩西去绿波映千户”的篆刻,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将村庄的钟灵毓秀勾勒得淋漓尽致:蜿蜒的龙脉携着祥瑞之气,自东方缓缓而来,笼罩着这片宁静的村庄;而那潺潺的云溪,则唱着欢快的歌谣,向西流淌,碧绿的水波倒映着千户人家的烟火。

牌坊那精美的雕刻,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与美好的祈愿。介绍词说这座牌坊建于十多年前(2010年)。新牌坊却以旧时云纹浮雕楹联的工艺,将千年时空压缩成一道虚实相生的门。

门前一对石狮子,威风凛凛,忠诚地守护着村庄的安宁与祥和。石狮爪下的青苔在晨光里泛着微光,竟也生出古意。忽然懂得所谓古迹,不过是前人留给后世的信物。今人浇筑的混凝土,终将成为后人抚摸的青铜。每个时代,都在建造自己的纪念碑,正如村旁的云溪水,永远在冲刷出新的河床。

 

 

 

走进牌坊门里转身看,牌坊上“贵在一诚”四个大字赫然入目。这四字或许幻化于《史记·货殖列传》,其云:“富无经业,贵在诚壹,抱诚守一。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只不过,这里的“一诚”或另有所指,人们猜测这是一个人的名字。“诚壹”、“一诚”,竟是让人们玩味出如此的妙不可言。妙哉。

“贵在诚壹、抱诚守一”,在村民口中化为更朴素的诠释:“从前串棕弹棉的手艺人,走南闯北就靠‘不偷工、不减料’六个字。”

云门村人知道:诚信,是发家致富传久远的不二法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云门村以串棕弹棉为主的手工业发达。那时,人多田少,为了生计,村民们农忙耕种,农闲离乡,串棕弹棉,收棕打线。父传子承,几乎男女老少均与“棕”有缘。这一手艺特色,不仅积淀成了棕编民间艺术,更形成了义乌“义西串棕弹棉,义东鸡毛换糖”的独特文化现象。

门,关上是根,打开是路。

牌坊两侧石柱,同前面一样有一幅楹联。刻着“一心桑梓感真诚,两代故园承雨露”,饱含着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以及故乡对几代人的润泽之恩。

这牌坊,是云门村的地标,也是村庄精神与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过去的辉煌与记忆,在新与旧的交替中,迎接着每一个日出日落,在岁月里默默守望田野的希望、家园的烟火,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村庄的故事。

 

去牌坊门稍微向西,靠陈氏宗祠一旁,暖阳下的墙根,几位老人正坐着或者站立闲聊,义乌话里夹杂着“岩口水库夯土”“八大队锄奸”的旧事碎片,还有期待二期集聚区建设的议论。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祥和,与牌坊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乡村图景。

不用进门楣写着“源渊流长”低矮的墙门,就可看见陈氏宗祠的飞檐刺破云层。

这座始建于1678年的三进院落,梁架间仍留有1940年代“八大队”抗日集会的炭笔标语。正厅神龛供奉着宋元祐年间,迁居此地的始祖陈宏才木雕像,香案旁液晶屏循环播放村史纪录片:镜头从宗祠雕花门扇,摇向五里外岩口水库,出现了当年肩挑黄泥筑坝的云门村民的场景,画面很快转到云门村,这些村民如今已在高楼大厦的家园中散步。

陈氏宗祠是义西地区惟一文保幸存之祠堂历史古迹,也是一处建筑景观和宗族文化综合古迹景观。三厅三井有容乃深,梁正柱大重墙厚瓦,中天井宽阔大度,两株老柏如龙似凤,树干苍老道劲,沐风栉雨,似乎还回荡着曾经的欢声笑语、祭祀的庄严礼乐,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热闹非凡的年代。

三四百年前陈氏宗祠,与不远处前几年新造的村民现代高楼,在牌坊间悄然重合,新与旧的对峙忽而坍缩成光——那些如今被称作“传统”的,不过是祖先用旧了的前沿;而所谓今日之“现代”,能否终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古迹?

 

 

 

 

 

耐人寻味的是祠堂旁“培风书院”遗址。明清时期,这里书声琅琅,院中古柏年轮里嵌着“朝斯夕斯”的祖训;1964年改作村校时,黑板架在雕花窗棂前,孩童背诵《沁园春·雪》的回声与梁上“诗礼传家”的匾额共振;而今废墟上重建了的云门讲堂,在“培风书院”旧址又获新生。新与旧总是这样反反复复。

 

漫步在云门村,我手拿着这本三个月前印行的《云溪简志》,探寻村名演变的踪迹。村名新旧变化更替,是一部浓缩的历史,记录着村庄的成长与变迁。

《简志》记载,现今的云门在宋代称为“云溪”,元、明、清时期又称“云门”或“云川”,而后又回归云门。好在没有出现“红溪”“红门”之类的名称。

这名称的更替,犹如一首岁月的歌谣,唱尽了时光的流转与世事的沧桑。

村名的演变,不仅仅是文字的更替,更是新与旧的交融。它见证了村庄在历史长河中的起伏跌宕。每一次名称的改变,都像是一个新的起点,承载着先辈们的希望与梦想,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

摩挲着《云溪简志》泛着油墨香的纸页,指尖划过“云门”“云川”的墨迹,忽觉每个消失的旧称,都是沉入云溪底的鹅卵石。今人以“云门”为锚,打捞着宋元的月光,也终将成为后人考古的只言片语。

明弘治年间嘉议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商辂在《云溪陈氏源流序》中提到,陈氏先祖陈宏才因黄巢之乱避居于此,而后繁衍昌盛。宋元佑间,陈宏才迁居乌伤之云门,其弟宏璋迁居上清。从那时起,云门村便在历史的舞台上,开始了它的精彩演绎。古时这里风景优美,“白云干嶂晓,斜月一溪烟”,元至正十五年,距后溪村二里许山林中,还建有云门教寺,“云浮阿育平地升,门开元朝锐鼓闻。古松挂月凭谁筛?寺深无言夜夜灯”。这些诗句,如时光的碎片,拼凑出古时云门村的神秘与美丽。

 

 

 

我试图用这崭新的《简志》提供的“云溪陈氏阳宅图”“云门村解放前后手绘地图”,按图索骥探寻旧时旧迹,却总是那么艰难。这旧时景物,或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影无踪;或是旧貌换新颜,没有了旧时的一点模样。

陈大宗祠、陈锡兰民居,这些市级文保单位,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村庄的版图上。它们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陈大宗祠,那庄严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砖雕,无不展示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技艺。

陈锡兰民居,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保留着那份古朴与典雅。走进屋内,陈旧的家具、斑驳的墙壁,都像是在静静讲述着主人家的故事。而陈怀寿、陈锡樟两处房屋,虽被列为历史建筑点,却也在岁月的侵蚀下,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使命,见证着村庄的兴衰荣辱。

与这些古建民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旧村改造集聚区的现代化高楼大厦。这些拔地而起的建筑,充满了现代气息,宽敞明亮的房间、便捷的设施,展现着村庄的新风貌。

新与旧,在这里碰撞、交融,仿佛一场无声的对话。

古建民居,过去的辉煌与传统;现代化高楼,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发展。它们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云门村独特的风景线,让人们在感受历史的厚重时,也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墨迹湮处的溪声,是虚实交叠的史笔。新与旧、虚与实,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在今日“日新月异”的时代,其变化多端更让我们恍恍惚惚。

 

 

 

在云门村,有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村里的办公地点。新的办公地点早已建好,它宽敞、明亮,本可以为村干部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然而,村书记陈华春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将新办公地点出租,租金上百万,而办公依然在六十年前建的老房子里。

走进这座老房子,中规中矩的办公桌椅、略显斑驳的墙壁地面,诉说着岁月的痕迹。而在这里,人们却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与力量。

云门村干部用他们的行动,坚守着那份质朴与初心。舍弃外在的舒适,选择了内在的丰盈,用自己的选择,书写着乡村发展中最动人的篇章,诠释着生活中新与旧、虚与实的辩证法。

新与旧,不仅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一种选择。虚与实,也不只是表面的呈现,而是内心的坚守。

云门,究竟是虚幻飘渺的云之门,还是人间烟火的云溪之门?

这已没有了疑问。

云门,一定是云溪之门,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云门,云溪之门,它在千百年来新与旧交替中、在虚与实的变化中,实实在在演进着过去与未来。

 

今日所见云门牌坊,虽然不是古物,却终究是文明自证的切口:进入云门村的云溪之门早非木石堆砌的界碑,而是时空咬合的榫卯,所有凝固的形制终将流动,所有缥缈的魂魄,在新与旧、虚与实中终会结晶——云门村的晨雾里。

 

云,是虚的史书,浮动着“斜月一溪烟”的残章断句一一隐居在现如今去云门约二十多公里外,赤岸镇康山的元代金涓,曾到访过云门抑或云溪?

 

溪,是实的编年,“云溪潺潺绕山流”,以溪水动态平衡云的静态。“闻道云溪上,乔林翠拂天。鸟啼萝径外,花落石潭边。”明代丁恒《云溪》诗,云雾与溪谷的对照,暗合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溪水长流的新旧渡口,星霜里总是暗换着虚实舟船。云门村,就像这本《云溪简志》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云门村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在新与旧的交替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历史的演进宛如一首跌宕的长歌,在新与旧的交替中激昂奏响。人类永远追求着美好生活,是这首长歌的永恒主题。一味复古守旧或者不破不立,皆是徒劳。新旧的碰撞,是和谐共生的智慧,终究还是要以新为上、为主。唯有在尊重旧物底蕴时善用新变,历史的长歌方能愈发悠扬。

 

(20250416,义乌,邹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随缘自适 3 天前 +1
大美北苑 3 天前 +1
成老师 3 天前 +1
庸非(陈黎明) 3 天前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70

主题

2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1244
金钱
57795
威望
6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5-18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点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大美北苑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34

主题

11万

回帖

5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35693
金钱
309863
威望
233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欣赏许老师佳作超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大美北苑 +1
江南一客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34

主题

11万

回帖

5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35693
金钱
309863
威望
233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东方熹微晨光漫过石牌坊上“云门村”三字木匾,照到陈氏宗祠,折射出历史曾在这村旁的云溪,显影为新与旧交替、虚与实交织的波皱。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大美北苑 +1
江南一客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34

主题

11万

回帖

5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35693
金钱
309863
威望
233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一味复古守旧或者不破不立,皆是徒劳。新旧的碰撞,是和谐共生的智慧,终究还是要以新为上、为主。唯有在尊重旧物底蕴时善用新变,历史的长歌方能愈发悠扬。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大美北苑 +1
江南一客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34

主题

11万

回帖

5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35693
金钱
309863
威望
233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送出团圆月x1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大美北苑 +1
江南一客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34

主题

11万

回帖

5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35693
金钱
309863
威望
233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送出团圆月x1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大美北苑 +1
江南一客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34

主题

11万

回帖

5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35693
金钱
309863
威望
233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谢谢你勤奋创作,因为有了你,绣湖文学不寂寞;因为有了你,义乌文学不寂寞;因为有了你,中国文学必定繁荣昌盛!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大美北苑 +1
江南一客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34

主题

11万

回帖

5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35693
金钱
309863
威望
233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采风活动丰富多彩!

20250416140532front2_0_802797_FvHxtdebebtUDX5_bvSz23S_iwXV.jpg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大美北苑 +1
江南一客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4 天

[LV.6]常住居民II

176

主题

7990

回帖

4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345
金钱
29693
威望
458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7-6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欣赏佳作,赞赞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江南一客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