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乌赤岸镇松瀑山,风景秀丽,景色壮观,是一处难得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它位于浙江省中心点双峰山的北部,自宋朝以来,这里就是一处游览胜境。松瀑山距赤岸镇数公里之遥,距市区仅二十余公里路程。
今天是2025年立夏,一个崭新的夏日开始了。春去夏来,景色依然是绚丽多彩。上午八点二十分,我与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冯长忠老师,冒着倾盆大雨从市区出发,前往赤岸镇松瀑山采风游览,一路上,沿途的雨景也很美丽壮观!车子抵达松瀑山山脚下乔溪村停车场时,已近上午九点,乔溪村古称乔岳,这里是此次文友采风活动的聚会点,已有部分文友陆续到达。这次赤岸镇松瀑山采风活动,由义乌市佛堂镇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秘书长朱友良老师精心组织筹备,成江银老师召集筹划。赤岸镇作家协会主席毛小康老师热情欢迎大家来赤岸镇作客。
乔溪村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公路旁有几家农家山庄,中饭就在此处吃了。我们下车时,天还下着线一般的毛毛细雨,我们站在乔溪边的台阶上,欣赏着溪水清澈流淌,小鱼儿在溪中欢块地游来游去。往远处眺望,只见巍峨的高山上云雾缭绕,峰峦叠嶂,植被丰厚,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美景。溪边不远处的树林旁,建有一长排的豪华别墅,如琼楼玉宇般的闪烁光芒。村里的房屋建筑或三层,或四五层的,大部分都非常的精美漂亮。沿途所见赤岸镇的房屋建筑,比起两年前城里的房屋建筑一点不差,与此足见,浙中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美好。
上午九点,雨停了,人员会齐后,文友们沿着乔溪边往山上行走。赤岸镇作协主席毛小康,领着众文友来到了松瀑山脚下的“金布机”摩崖石刻处参观游览,“金布机”说的是八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朱应芝,字公望的才子,在游览完松瀑山胜境后,感受到了松瀑山的磅礴气势和雄伟壮丽的景象,为了抒发胸中情怀,写下了一首讴歌松瀑山的七言律诗,镌刻于此,以示纪念。
全诗如下:
俗号相仍字不经,青山未遇好题评。
古松合抱莫知岁,飞瀑长流无限清。
云里苍龙时特见,雨余银汉景增明。
何如松瀑更呼唤,从此幽峦负显名。
“金布机”摩崖石刻由于年代久远,石刻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赤岸镇作家协会主席毛小康,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毛斌超两人费尽心血,经过多次钻研,终于拓碑研究成功,揭开了“金布机”之迷。这是义乌市境内发现最早的摩崖石刻,为嘉定丁丑1217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1987年被义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众文友沿着蜿蜒陡峭、粗劣易滑的石板路往上行走,只见山高林密,苍翠葱茏,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大山深处的空气特别新鲜,大山深处的风景特别壮美。当我们走到离半山腰不远处的拐角处时,看到松瀑山峡口石壁上,镌刻着以下文字:“是人间尘外境,何须入,峭壁森,佳木彻底清,坐禅石危,多隐者,春来砌岸锄荒径”。旁边也镌刻有“松瀑泉石”四个大字,据考证,这些摩崖石刻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了。再往上攀登,沿棧道而上,就是山腰处浙中大峡谷风景区了。万仞高山满目苍翠,紫云缭绕,风光旖旎。两岸绝壁高耸入云,场景壮观,气势宏伟。树上鸟儿歌鸣,谷底泉水滔滔。风景如此壮美,真让人心旷神怡。绝壁上镌刻有“浙中峡谷”四个大字,此墨宝出自现代书法家金鉴才之手。
走出峡谷棧道,文友们来到了观赏瀑布的绝佳胜地,此处正是松瀑山观瀑听涛的理想场所。松瀑山瀑布是义乌市境内最大最高最美的瀑布,它宛若一条巨龙,从百米高空汹涌澎湃奔涌而下,犹如万马奔腾、气吞山河之势席卷而来,发出了轰隆隆的震天巨响,玉带飘落,飞珠溅玉。飞瀑汹涌流入乔峡崖底,瀑水长流,泉水潺潺,声势浩大,其情景壮观至极!借用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妙句来形容此处气势磅礴的瀑布景象,正是恰到好处。
文友们都集中在半山腰的棧道上和观瀑听涛的场地上,他们尽情观赏着大峡谷美若仙境般的风光,欣赏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场景,再也不肯去登山了,原因是他们已来过多次,早已登上过山顶。我约成江银、冯长忠两位老师一起上山去,他们表示已去过,这次就不再去了。我初次来到松瀑山,决心去攀登山顶。


上山顶还需攀登1000余节台阶,此台阶陡峭险峻,宛若云梯般直立难行,宽处仅容两人上下,不过有扶手可抓。“抬头可看到前面行人的脚底,此处人称 百步峻,乃古战场之关隘,石阶途中有一石,凿有二洞,相传为民团阻击太平军摆擂木滚石之用。”这段话来之松瀑山简介中。我根本不敢拍照,生怕手机掉入幽谷,攀登尚且艰难,何况拍照需两手并用,支撑平衡,如此就只好作罢。
我们一起上山的也有六人,除我以外其他还有五人。请允许我简短的介绍一下与我同行的驴友:第一位是义乌市佛堂镇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秘书长、书法家、农民诗人朱友良老师,朱老师才华出众,文思敏捷,随时可即兴作诗。第二位是何吴生,何老师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第三位是张永锦,张老师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这两位老师都是高产诗人,都在国家级、省、市刊物、杂志、文学平台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诗词歌赋等作品。
第四位是洪其璜,洪老师是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在省市刊物杂志上、文学平台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诗词歌赋等作品。第五位是詹雪芬,詹老师是义乌市义亭镇唱歌协会会长,义乌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在地级杂志书刊上、文学平台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散文诗歌等,并在多次征文比赛中获得大奖。我能与这五位驴友一起攀登松瀑山高峰,实属荣幸至极!
我们六人历尽艰辛,向上攀登,顾不上看风景,也顾不上还有多高,只注意脚下的台阶了,真可谓是全神贯注。过了一关又一关,汗水湿透了衣服,虽然有点累,但感觉倒是挺好的,心情还是那么的舒畅爽快。通过努力,我们六人都登上了松瀑山山巅。
松瀑山穹顶树林深处,还有一处石林景观,离我们所在的下山口大约有两公里山路。山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极难行走。据说石林中有大片的石块,怪石嶙峋,横七竖八地卧在树林间,有的像佛像,有的像兽类,本是值得一观的,可我们当时谁也没提起,我压根就不知道有石林这个地方,我是回来后看了视频才知道的。
我们的气喘勻了,脸上挂满了笑容,开始在松瀑山穹顶边缘的观景平台上观赏美景。我们极目远眺,就有一幅绝美的画卷徐徐地展现在眼前。远处,山峦连绵起伏,恰似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盘旋在大地上。葱茏的树木覆盖着厚厚的山体,绿意盎然,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蓬勃生机。
山坳里,有几户人家,缓缓升起了袅袅炊烟,给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梯田如层层绿浪,顺着山势铺展开来。太阳出来了,我想象着再过一个月,黄澄澄的麦穗将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生辉,那是多么美好啊!那将是一幅和谐美妙的田园风光图。
此刻,我心中万分喜悦,激动不已,我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被这美景一扫而空,只留下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摄影:何吴生 冯长忠 高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