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一场感冒后
鼻塞、头痛反复数月不见好
没想到竟是鼻子里“发霉”了
霉菌甚至已经“吃掉”了
一部分颅底骨质
……
回想起这场“霉菌危机”
23岁的晓兰(化名)直呼后怕

四个多月前,晓兰经历了一场重感冒,出现明显的右侧鼻塞、流涕,同时出现头面部肿胀,就近简单诊疗后,症状有所好转。此后,右侧鼻塞、头痛感持续。直到剧烈的头痛和恶心呕吐来袭,她才前往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
结合影像检查、鼻内镜检查及患者慢性鼻窦炎病史,义乌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二级主任医师楼正才考虑真菌性鼻窦炎可能性大,并且是更为严重的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楼正才介绍,真菌性鼻窦炎与环境、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关,该病例中,患者本身有多年慢性鼻窦炎病史,鼻腔黏膜更脆弱,也给真菌入侵提供了“温床”,没有及时就诊也让患者的病情持续进展。

“手术开始后,我们在进行逐步的分离后发现感染的范围以及侵蚀严重程度,完全超过术前预想。”
手术在切除鼻腔息肉后进入前筛骨质,可见筛窦内骨质破坏,眶纸板缺失,眶脂肪外露,有较大肿瘤样新生物;仔细分离肿物后可见筛顶处颅底处骨质缺损、硬脑膜外露,脑膜表面息肉样新生物;在消融切除感染病灶后,手术切取部分鼻中隔黏膜进行了右侧眶壁重建。

术后,晓兰鼻塞、头痛的症状明显改善,在配合药物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目前已顺利出院。
鼻窦是位于面部骨骼中的空腔,主要功能是温暖、湿润和过滤进入鼻腔的空气。当真菌在鼻窦内异常生长时,就会导致真菌性鼻窦炎,主要症状可表现为:
1.持续性鼻塞、流脓涕,尤其是单侧鼻塞更为常见。
2.面部疼痛或压力感,尤其是在鼻窦所在区域。
3.减弱的嗅觉或完全失去嗅觉。
4.头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加重。
5.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眼周肿胀、视力问题。
真菌性鼻窦炎与环境、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关,加上患者本身有多年慢性鼻窦炎病史,鼻腔黏膜更脆弱,也给真菌入侵提供了“温床”,没有及时就诊也让病情持续进展。1.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定期清理潮湿角落,避免霉菌生长。
2.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质。
3.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等。
4.对于有鼻窦解剖异常或慢性鼻炎的个体,及时就医处理,减少并发症风险。
如出现鼻塞超两周、鼻涕带血、面部肿胀等相关症状的,务必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就医排查。同时,也要避免自行用药,普通抗生素对真菌无效,频繁滥用反而会破坏鼻腔菌群平衡,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