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研判,5月10日起,我市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22℃。这意味着我市正式迈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天。这一日期较近年的平均入夏时间(5月11日)略有提前。市民将在本周迎来“前晴后雨”的天气格局,最高气温将攀升至33℃,防晒、防暑、防虫叮咬成为生活关键词。 中国天气网对近期天气分析称,昨天,南方降雨结束;今天起,全国大部将以晴好天气为主。在阳光的助力下,中东部气温也开始大幅回升,本周华北及其以南大片地区最高气温都将超过30℃,河南、湖北局地还可能有高温天气出现。预计5月13日至16日,随着副热带高压再度北抬,配合新一股冷空气南下,中东部地区的降水又会发展增多。届时,西南地区东部到江汉、江南、华南西部等地还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伴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提醒公众密切关注临近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御措施。 在副热带高压与冷空气的“拉锯战”中,义乌天气舞台将上演“晴雨交替”剧情。今天至5月14日,阳光将主导本周前半段,市民可抓紧晾晒衣被;5月16日至18日,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我市多降水天气。 从气温来看,今天起至5月14日的最高气温将一路攀升至33℃,但最低气温仍维持在“1”字头,昼夜温差较大,早出晚归的小伙伴可以带一件薄衬衫出门。随着雨水的到来,最高气温将回落至30℃以下,但最低气温反而上升至“2”字头,有点闷热。 总之,接下去的日子会越来越热,大家准备迎接太阳的“烤”验吧。不少小伙伴已经开始购买防晒用品,如果不想被晒黑,出门前最好做一下防晒工作,尤其是多云天气,不要以为云朵遮住了太阳就不会被晒黑,紫外线是不能不防的。外出时还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以免中暑。 初夏的阳光唤醒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朋友圈里又掀起了露营打卡热潮。在这片盎然绿意中,一群肉眼难辨的“小刺客”正悄然潜伏。皮肤科医生提醒,温暖气候不仅催生了草木生长,也让蚊虫活动进入高发期,由虫咬引发的过敏性疾病正悄然侵袭户外爱好者。虫咬皮炎(医学上称为丘疹性荨麻疹)是当前门诊的“常客”。这种特殊过敏反应并非单纯由叮咬次数决定,关键在于蚊虫注入的唾液蛋白会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警报”。 如何避免虫咬皮炎?“防”很重要,出门在外要做好三重防护:物理屏障,选择浅色轻薄的长袖衣裤,既能反射阳光又能形成基础防护网,裤脚束口设计可有效阻断虫子“暗道”;环境避让,帐篷选址需与水域、灌木丛保持10米以上安全距离,傍晚时段尤其要规避植被茂密区;随身装备,含有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液,配合清凉止痒膏组成移动急救包。万一被虫叮咬了,可用肥皂水外搽,并保持被咬部位干净。如出现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要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被叮咬史。(来源:义乌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