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抗战历史 共建美好家园
文稿/何英豪 摄影/陈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6月21日,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组织15名文学工作者赴金东区孝顺镇后项村雷烨故居开展文学采风活动,寻访抗战英雄雷烨的英勇事迹。
金华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李英向采风团一行介绍了雷烨生前英勇抗战的亊迹,同时还签名馈赠每人一本他最近出版的专著《远方的雷烨树》。年轻的雷烨, 为追寻革命真理,不远千里赴延安学习,成了一名战地记者。
在一次战斗撤退中,雷烨与日寇展开了不挠不屈的斗争,最后壮烈牺性,年仅29岁。
雷烨是党的优秀儿子,人民的抗战英雄。我被雷烨英勇抗战的事迹所感动,采访回家即挥笔书写了一首讴歌雷烨丰功伟绩的诗歌《雷烨故居行吟》。“刚强雷烨多英俊, 抗战新闻集如云;烽火岁月无畏惧,为国雪耻献青春;抗战胜利八十载,后项采访怀念君;先烈功绩传千秋,牢记红史强我军。” 这首诗歌表达了我对抗战英雄雷烨的敬意。
当我在搜集整理有关抗战方面的资料时,发现在自已剪报收藏册上有一枚日本投降纪念邮戳。这枚邮戳,我收藏了20多年,这是一枚有纪念意义的双圈邮戳。邮戳的正面刻着“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 字样,中间刻有“卅+四年九月九日”(1945年9月9日),下方是“南京”两字。这枚邮戳现由南京博物馆收藏,并视为珍贵文物。
“前事不忘,后人之师”。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更要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共建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