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岭背战斗旧址位于苏溪镇岭背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有座日本鬼子建造的碉堡,碉堡有两层楼高,四周全部用粗壮的松木牢固搭建,松木中间再用实心泥土砌筑。碉堡建成后,日本鬼子将它交给汪伪军小分队看守。1944年5月15日,我抗日坚勇大队在大队长陈福明的带领下突袭了八里岭背碉堡,汪伪军分队长以下9人全部当了俘虏,其中女的3人,缴获步枪7支。 在岭背村村民的陪同下,我们在八里岭背战斗旧址绕了一圈,日本鬼子当年建造的碉堡早已荡然无存,岭背村民在碉堡原址上建起了民房;原先的老铁路也被一条苏溪——大陈的新公路所代替,这里每天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片繁忙景象……战火中的罪恶与残暴最终被和平的阳光所驱散。 村民蒋永建老人陪同我们在村后的塘卜山上找到一条抗日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战壕,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战壕已被山泥淹埋,中间有个深约50公分、宽1.5米的大掩体仍清晰可辨。战壕四周已长满密密麻麻的柴草,人根本钻不进去,但整条战壕至今仍完好无损。望着眼前这条曾经历过无数次风霜血雨的战壕,笔者脑海里仿佛又重现当年激烈的抗战场面…… 1942年5月21日,日军第十五师团第一独立旅团侵占县城,义乌沦陷。从此义乌人民陷入了长达三年之久的苦海,这是义乌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义乌沦陷后,日本鬼子在苏溪、大陈两镇交叉点的八里岭背筑起一个碉堡,派汪伪军一个小分队驻守。伪军强派岭背附近近各村的农民分段轮流护路,轮到护路的人,傍晚到伪军那里领来一个腰牌作标记,天亮后把腰牌交回去验查。这个据点一方面保护铁路运输安全,另一方面监视坚勇大队的活动。这些伪军平时勾结日军围捕革命志士,杀烧抢掠,无恶不作,还经常向老百姓敲诈勒索,强派当地百姓守护铁路,引起附近群众的极大愤慨。 1942年苏溪岭背村共有5人被日本鬼子杀死,其中楼英、蒋英荣被枪杀,蒋妹闷死,朱法被打死,蒋云卿被刺死。蒋永建16岁那年的一天,日本鬼子进村了,蒋永建和全村男女老少全都跑到岭背村和邢宅村之间的山上避难。日本鬼子一进村就烧房子,蒋永建家的36间头老房子全部被日本鬼子烧毁。他的父亲蒋金荣和叔叔蒋金富发现家里着火,连忙下山救火,结果被日本鬼子抓去修筑铁路。 当时在诸义东边区留下陈福明等几个县委委员委员,一个短枪组和情报站的人员,迫切需要重建抗日武装。1944年1月中旬,陈福明以短枪和几个归队的伤病员为基础,发动群众参军,并收集武器弹药,重新建立一个三、四十人的中队,中队长陈雄,指导员华红,对外仍称“坚勇大队”,陈福明任大队长。群众亲昵地称这支部队为“小坚勇”,而称原来的坚勇大队为“大坚勇”。 为了沉重打击日、汪伪军的嚣张气焰,保护老百姓的安全,坚勇大队决定集中火力端掉八里岭背碉堡。据今年85岁的大陈镇楂林二村胡鼎贤老人讲述,1944年5月13日,在征得住在胡鼎贤家替坚勇大队烧饭的人介绍,19岁的胡鼎贤加入坚勇大队,并担任陈福明大队长的警卫员。第二天,他就参加了八里岭背碉堡“虎口拔牙”行动。 行动开始前,陈福明大队长亲自指派立山黄村侦察员黄厚顺等人一起配合八里岭背地下情报站,深入虎穴侦察敌情,趁机在铁路边抓获3名替汪伪军看护铁路的巡路工人,把他们抓到后深塘村软禁起来,并严加盘问。通过审查,坚勇大队摸清了岭背碉堡据点周围的地形特点,掌握了伪军的活动规律,坚勇大队决定于1944年5月15日拂晓前发起突袭行动。 5月14日傍晚,陈福明带领34名坚勇大队战士(对外宣称300多人),从楂林马畈村出发,翻山越岭,途中未经过一个村子,到达后深塘村祠堂宿夜。大队长陈福明在村中作了战前动员和周密部署,然后休息待命。当天深夜,陈福明大队长和陈雄中队长带领战士又出发,由后深塘小学的一位老师作向导,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摸进八里岭背汪伪军碉堡外埋伏起来,等待最佳行动时机。 天亮了,东方渐渐地泛出鱼肚白。坚勇大队队员左等右等,发现敌人碉堡周围的铁丝网大门未打开,直等到太阳爬得老高,突然,坚勇大队队员看见一个伪军伙夫打开碉堡门出来挑水,陈雄乘机率队一拥而入,战士黄勇迅速冲上敌人碉堡,缴下哨兵的枪支。大家一起冲进碉堡,陈雄大喝一声:“不许动,缴枪不杀。”只见30多名坚勇队员犹如神兵天降,伪军见了个个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动弹。那个伪军分队长,似乎不甘心束手就擒,突然跳起来,赤着双脚朝枪架奔去,陈雄眼疾手快,飞身上去,抢前一步用快机顶住他的背,逼得他只好举手投降。另一名战士健步如飞,扭住伪军分队长的两只手,用绳子将他捆住。 这个碉堡内有一个绰号“鸡路”的伪军,年纪虽最轻,却什么坏事都干,当地群众对他恨之入骨,骂他是“小鬼子”、“十恶不赦”、“比鬼子还坏”。平时他和那个伪军分队长经常在同裕村途经苏溪赶集的凉亭里,对过往行人拦路打劫,见东西就抢,见妇女就强奸,没有钱就狠狠地揍一顿。碉堡被攻破之日,坚勇大队把这两人抓到岩界新殿处死。就这样,在溪后自卫中队的密切配合下,坚勇大队袭击八里岭背碉堡,不费一枪一弹就使汪伪军9人全部当了俘虏,缴获步枪7支。 当天,沿途群众听说小坚勇队端了岭背日军碉堡,都很高兴。5月15日中午,岩界村民为坚勇队员摆庆功酒,当天晚上,部队到达楂林九坞口,村民又设宴招待坚勇队员。 现在,离日本鬼子投降已经快65周年,这是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个日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不容重演。战争的硝烟虽已烟消云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只有祖国的繁荣富强才有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平发展年代来之不易,我们当奋发努力!如今,岭背村已发生巨大变化,村里现有人口300多人,靠党的富民政策,村民们都走上了富裕道路,有的在家办厂、有的出门经商,还有20多位“大学生”跳出了农门,90余位老年人个个衣食无忧,村老年协会每年都组织老年人到省外旅游,日子过得很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