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中首家开设安宁疗护病区的三甲医院:让生命的谢幕温暖而有尊严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而如何让生命在终点保有尊严与安宁,是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议题。2023年11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正式开设安宁疗护科,是浙中地区首家开设安宁疗护病区的三甲综合性医院。
同时,医共体稠城、稠江院区同步设立安宁疗护病区,与总院安宁疗护一体化管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级转诊,积极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终末期患者照护网络,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温暖曙光。
“传统观念里,人们往往更关注‘生’,而忽视了生命末期的质量。其实,如何让患者舒适、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同样重要。”
安宁疗护科副主任医师赵贤宝表示,安宁疗护又称“舒缓医疗”,并非是放弃治疗,而是通过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减轻疾病终末期患者的痛苦,提升其生命质量。
安宁疗护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缓解终末期患者剧烈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病区采用规范化镇痛、中医理疗等手段,结合个体化治疗,确保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尽可能减少身体上的痛苦。
除了医疗干预,病区还格外注重生活细节的照料,推行“舒适护理”理念,为患者定期温水擦浴,日常口腔护理、体位调整,为长期卧床的患者洗头、剪发,摆放鲜花、绿植,采用芳香疗法、音乐疗法等,尊重不同患者的生活习惯,尽全力给予每个生命临终阶段高质量的守护。
“我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和体面。”李阿姨(化名)因化疗长期卧床,头发蓬乱打结,护士为她修剪了一个清爽的发型,还特意在床头放上了新鲜的荷花,让她即使躺在病床也能感知生命的活力。
“让家属成为照护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既能减轻患者孤独感,也有助于家属在陪伴中减少遗憾。”病区推行家庭全程陪伴模式,采用“家庭式”护理,设立独立关怀温馨病房,配备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家电,方便家属24小时陪伴,并指导其参与基础护理。
面对死亡,患者和家属往往充满恐惧与焦虑。心理咨询师、社工和志愿者团队会协助患者及家属,为他们提供哀伤辅导、生命回顾服务,并通过“心愿支持”帮助实现未竟之愿。
“家人……”病床上的应阿姨(化名)身形枯槁,她曾是一位抗美援朝军人的女儿,年轻时由于个人与父母的婚姻观念不合,负气离家,从此音讯断绝。她的愿望便是与亲人重逢,医护人员联系志愿者,通过多方努力寻找到了其弟弟。
在生命的尽头,弟弟的陪伴使她情感得到慰藉,部队代表也送来父母遗留的档案与照片,弥补了她与原生家庭的联结缺失,在听闻父母往事、凝视家族影像中,她完成了与过去的和解,应阿姨最终在亲人的陪伴下平静离世。
“我想漂漂亮亮过一个母亲节,能不能帮我换条丝巾?要藕荷色那条,还想带那个珍珠耳环……”傅阿姨(化名)是乳腺癌晚期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即便在癌细胞啃噬的痛苦中,她仍坚持每天梳起发髻保持优雅。
母亲节当日,护士帮傅阿姨编好了假发,戴好了丝巾、耳环,女儿们带着鲜花与蛋糕围绕在母亲身边,傅阿姨用颤抖的手为她们最后涂一次口红,快门按下的瞬间,是爱与不舍,也是道别。
“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希望患者能以自己认可的方式,走完最后一程。”
安宁疗护病区不仅是一个医疗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关怀的“家”,在这里,医患关系超越了简单的治疗与被治疗,而是共同面对生命终点的伙伴与战友。
义乌市中心医院安宁疗护科作为义乌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浙江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整合医疗、护理、康复及临终关怀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科室配备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化医护团队,病区环境整洁雅致,氛围温馨怡人。秉承"五全照护"理念(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全社会),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由医师、护理人员、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及志愿者组成专业团队,为患者提供涵盖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层面的全方位、高品质医疗照护服务。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门诊地点:门诊四楼